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挂灯笼的习俗故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挂灯笼的习俗故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挂灯笼的来历和传说?
元宵节挂灯笼的习俗始于东汉时期,东汉明帝刘庄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
过年挂红灯笼的典故是什么,和李自成有关?
每逢过年过节,人们总喜欢在门口挂上个红灯笼。开封的居民,每当挂红灯笼的时候,就会想起李闯王打开封的故事。
李自成攻打开封那年,快过年了,闯王李自成率兵把开封团团围住后,自己乔装成卖菜的,亲 自进城去侦察。在街上,听见人们三五成群地议论说:“闯王他们都是外地人,咋知道开封城里谁家是百姓谁家是官府呀?杀错了人该咋办呀。”
闯王一听,这个人说的话也有些道理。他猛一抬头,看见一个小孩手提着一盏红灯笼。他心里一亮,就悄悄地对大伙说:“我有办法,大家回去,家家准备一个小红灯笼,挂在门口,如果闯王进城,不论是白天夜里,只要见门前有灯笼就知道是平民百姓了。”可是又有人问道:“这个暗号闯王咋样才会知道呢?”闯王说道:“大家放心,我一会要出城去拉菜,一定能看到义军,我向闯王回禀一声就是了。”于是不到两天工夫,全城的百姓家家门口都挂上了红灯笼。
开封城里的“河南巡抚”见闯王就要打城了,便派人扒开黄河大堤,想把闯王的义军淹死。谁知滔滔的黄河水却冲进了开封,大街小巷泡了汤。闯王立即令义军找船,扎筏子,开进城里,见挂红灯笼的人家就救,最后全城的百姓们几乎全部都被救了出来。
从那以后,开封城的百姓为了纪念李闯王的救命之恩,保留了春节挂红灯笼的习俗并逐渐传播开来。
元宵节挂灯的传说?
1、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一只神鸟困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 后十分震怒,就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类通通烧死。
2、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把这 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有如头上响了一个焦雷。吓得 不知如何是好。
3、过了好久好久,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 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挂起红灯笼、点爆竹、 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
4、大家听了都点头称 是,便分头准备去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兵往下一看,发觉人间 一片红光,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就禀告天帝不用下凡放火了。人们就 这样保住了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这次的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 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挂灯笼的由来?
元宵节挂灯笼的来历开始于汉朝。元宵节又被称为“灯节”,而在这一天打灯笼的习俗开始于东汉时期,东汉明帝刘庄就下令在这一天夜晚的时候,皇宫和寺庙里都必须要点灯来表示对佛的尊敬,同时也下令士族庶民都要在这一天挂灯,所以挂灯笼就逐渐形成了一种传统的风俗。

而到了唐代的时候,赏灯的活动更加的繁荣,在这一天,不管是皇宫里还是民间,不仅街道上都挂满了灯笼,而且还要建立高大的灯楼以及灯树等,在唐朝著名诗人卢照邻的《十五夜观灯》中就有“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等记载。
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年新的开始,非常具有仪式感。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挂灯笼的习俗故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挂灯笼的习俗故事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