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中秋节的习俗和来历,中秋的来源习俗及意义

来源:www.xingzuopeidui.com 时间:2023-10-25 12:13 点击:159 编辑:xingzuopeidui.com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秋的来源习俗及意义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中秋的来源习俗及意义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秋节的习俗和来历,中秋的来源习俗及意义 - 星座运势

中秋来历及相关文化?

中秋节的来历: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也称仲秋节、团圆节、八月节等。

中秋节起源于我国古代秋祀、拜月之俗。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

中秋节的习俗:中秋节的民间习俗多与月亮有关。赏月、拜月、吃团圆月饼等。

中秋节的习俗和来历?

来历:中秋节是上古天象崇拜——敬月习俗的遗痕。在秋分时节,是古老的“祭月节”。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祭月节”而来。在传统文化中,月亮和太阳一样,这两个交替出现的天体成了先民崇拜的对象。中秋节起源自古人对月亮的祭祀,是中华民族祭月习俗的遗存和衍生。祭月,是古时代中国一些地方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

习俗有:走月、祭月、赏月、追月、乞月照月、观潮、吃月饼、烧斗香、拜祖先、猜谜等等。

中秋起源介绍?

中秋节来历一般有三种说法:

1、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先秦西汉的儒家经典《礼记》中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的意思,说明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开始祭月、拜月了,发展到后来,贵族官吏、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遂渐渐传到民间。

2、源于农业生产中国自古是农耕民族,而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尤其到了八月中秋,正式各种农作物、果蔬陆续成熟的时候,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就以“中秋”,即秋天的中间这天作为节日,所以中秋节可能是古人“秋报”遗传下来的习俗。

3、月饼说有历史学家研究指出,中秋节起源应为隋末唐军于大业十三年八月十五日,唐军裴寂以圆月作为构思,成功发明月饼,并广发军中作为军饷,成功解决因大量吸收反隋义军而衍生之军粮问题,衍生出中秋节庆。

中秋的来历及习俗?

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期人们对天象的崇拜,以及帝王及民间的祭月活动。在历史演变过程中,中秋节逐渐成为了一个寓意家人团聚、幸福美满的节日1。中秋节的习俗包括:走月、祭月、赏月、追月、乞月照月、观潮、吃月饼、烧斗香、拜祖先、猜谜等2。走月是中秋节之夜赏月的特色活动,祭月是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赏月和吃月饼是中秋节最重要的活动之一,玩花灯和舞火龙也是中秋节的传统习俗1

中秋节习俗?

1、赏月

  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有“秋暮夕月”的记载,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之夜,就要举行迎寒和祭月。在庭院里设下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绝对不能少,而且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每逢这一天,京城所有的店家、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张灯结彩,出售时令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亦热闹非凡,百姓们多登上高台观月,一些富贵人家,则在自己的楼台亭阁上赏月,并摆上月饼、水果,或安排家宴,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共同赏月叙谈。

  明清以后,中秋节赏月风俗依旧,许多地方还逐渐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习俗。

  每当中秋月亮升起,农家于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

2、吃月饼

  我国城乡百姓都有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 “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那时,它也只是像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联系在一起,象征家人团圆。

  月饼最初是家庭制作的,到了近代,有专门制作月饼的作坊,月饼的制作也越越来越精细,馅料考究,外型美观,还印有各种精美的图案,如“嫦娥奔月”、“银河夜月”、“三潭印月”等。同时,人们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祈盼丰收、幸福,月饼成为人们馈赠亲友的最佳礼品,用以联络感情。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秋的来源习俗及意义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秋的来源习俗及意义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近发表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