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秋节摸秋的传说和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中秋节摸秋的传说和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八月十五摸秋怎么摸?
摸秋是阴历八月十五日,是为中秋节。这天夜里婚后尚未生育的妇女,在小姑或其他女伴的陪同下,到田野瓜架、豆棚下,暗中摸索摘取瓜豆,故名摸秋。
俗谓摸南瓜,易生男孩;摸扁豆,易生女孩;摸到白扁豆更吉利,除了生女孩外,还是白头到老的好兆头。

中秋节的起源引导者?
祭月活动在古代是非常严肃的活动,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国外,月亮大多被人形容成灾星,所以,要对月神进行祭月。
都说祭月的传统由来已久,但究竟是谁定下了中秋节呢?那是在离祭月传统有千年距离的宋朝,宋朝的第二任皇帝赵光义定下了流传至今的“中秋节”。
《宋史-太宗纪》中提到过“以八月十五为中秋节”。从那时候开始,中秋就成了一个法定节日。那一天,大家要进行庆贺。《东京梦华录》曾经对宋朝时的过中秋进行了描述,比如说中秋夜的时候,有钱人家就装饰自己的亭台楼榭,而民间就争占酒楼看月亮,各种音乐起伏。晚上都有人敲打音乐,就好象音乐声从远处而来。孩子们在中秋节当晚也可以通宵玩闹。江南地区,想要求子的女人可以到田里去偷瓜和豆子抱到床上睡一觉,第二天把东西吃了。(这也是摸秋求子的习俗)。
当然,中秋节自然是少不了月饼,关于月饼的起源也很多。
1.张骞通西域给带进来的。
2.李世民赏赐给李靖的,因为李靖打突厥后回来刚好八月半,给了一盒饼,加了些彩头的话,就有了月饼。
3.殷商的时候,闻太师也就是闻仲的太师饼改良。
4.朱元璋抗元的时候诞生的。(这种说法显然不成立,因为宋朝的时候,苏东坡的诗词已经提及了“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
总之,不管是谁发明了月饼,它都寓意了团圆。
中秋佳节将至,我们家乡有吃团圆饼的习俗,说说你们那里的风俗?
我是重庆人。
重庆中秋习俗——摸秋。
渝东南地区,中秋之夜流行着摸秋的习俗。古书记载:“女伴秋夜出游,各于瓜田摘瓜归,为宜男兆,名曰摸秋。”
民间有句俗语,“八月半摸秋不算偷”。那些结婚后未生育的女子,中秋之夜会乘着月光,在小姑子或其他女伴的陪同下,到别人家的田中去偷摘瓜豆。民间相传,摸到南瓜的,即可生男孩,因为“南”与“男”谐音,摸到扁豆则生女孩,因为扁豆也称“娥眉豆”。而这一夜,瓜豆之主非但不责怪“偷摘”者,反而以此为乐。
重庆中秋习俗——吃麻饼
老重庆人都晓得过中秋吃月饼,也流行吃麻饼。圆圆的麻饼寓意团圆,上面的芝麻又代表着多子多福、人丁兴旺。
重庆中秋习俗——打糍粑
八月中秋吃糍粑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是人们为纪念楚国大将军伍子胥而流传至今的传统习俗。糍粑是一种信物,圣洁的食品,八月中秋打糍粑,吃糍粑赏月活动即喻示家家团结幸福、吉祥如意。
糍粑的黏结成团,喻示着全家和睦团结;糍粑的香甜,喻示着生活甜蜜幸福;就连清早打糍粑,起得越早也代表来年丰收越大;糍粑成大小圆形,喻示着人们“有缘”、喜庆、吉祥和团圆;当然吃着圆圆的糍粑就自然象征全家和和气气、团团圆圆、平平安安了。
八月十五摸秋的文案?
八十五摸秋 月亮正圆的时候,十五是桂花正香的时候,十五是情思最浓的时候,十五是祝福最应该到的时候,八月十五祝你中秋快乐。
(32) 八月十五摸秋到来了,东湖边人声鼎沸,都是聚集在这看月亮的。
(33) 中秋将至,奉上一个月饼,配料:五克快乐枣,一把关心米,三钱友情水,用幽默扎捆,用手机送达;保质期:农历八月十五前;保存方法:请按保存键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秋节摸秋的传说和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秋节摸秋的传说和习俗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