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关于客家的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关于客家的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客家人有什么习俗?
客家人的习俗有哪些
1、客家哭嫁。女方从迎亲前一天晚上便开始哭嫁。当男方迎亲队伍的花轿到达女方家厅堂时,那唢呐声声,锣鼓阵阵,无形中便催哭了姑娘母女,这时产生第一次哭嫁。第二天拂晓时,姑娘由姑、姐或兄、嫂梳妆打扮,谓之“开容”,准备出嫁,这时产生第二次哭嫁。早宴后,当姑娘蒙上红头巾等待上轿时,这时产生第三次哭嫁。
2、遮伞习俗。三明境域客家女出嫁时要头遮一把伞,因客家方言“伞”与“产”谐音,遮伞意为新娘会传宗接代;迎娶方则要在门前挂一个米筛,因客家人把米筛视为“千里眼神”,用它挡在门口,能够看透新娘一路是否碰到邪魔,并把它们拒之门外。
3、客家春节。百节年为首,过年一直是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崇尚传统的客家,围龙屋里的春节更有着一番浓郁的亲情。
过年
“百节年为首”客家人与全国全省多数地方一样视过年为一年中最为隆重和欢乐的节日。人们很早就开始准备过年。九、十月开始晒番薯片、米糕片供过年油炸和炒食。“冬至”一到开始蒸酒。年近三十日家家户户要蒸年糕、做米果、杀猪、做豆腐、宰鸡等欢欢喜喜迎接新年到来。
客家人的风俗文化?
客家人祖先源自中原,在广东方言和客系语中,发音为“哈嘎”,意思是客人,即从外地来的人。在广东,客家人主要分布在东江流域和兴梅地区,在宋末以前,宁化是客家人南迁的集散中心,客家人以此为轴心,向中国南方逐渐扩展并形成一个独特的民系——客家系。
由于客家人来岭南时间较长,受土著风俗影响较深,很早就形成了自己的风俗习惯,同时也形成了客家菜系独有的风味。
客家人劳动量很大,口味浓重,喜好咸食
口味突出咸、肥、香
其代表性的风味佳肴有盐焗鸡、酿豆腐、梅菜扣肉等
盐焗鸡
相传
盐焗鸡一定要
选10个月大的鸡
要够盐把鸡全覆盖
味道入了骨头,并有一种独特的香味
梅菜扣肉是广东客家地区惠州的传统名菜,与盐焗鸡、酿豆腐同称为惠州三件宝
苏东坡
传统的梅菜扣肉用的梅菜是选用惠州横沥土桥的梅菜心
这时的梅菜扣肉,
色泽金黄,清甜爽口,肉肥而不腻
客家酿豆腐是岭南饮食文化融会中原饮食文化的集中体现
后来有人想出一个妙法,他们因地制宜,以豆腐做面皮,把豆腐切成长方形对角形两块,用筷子在豆腐中间挖个小洞,再把肉馅嵌入洞中,
做成“酿豆腐”,然后再蒸熟,用这种吃法代替吃饺子
正宗的客家酿豆腐用的是盐卤豆腐,古老年代的豆腐,不但可以吃到豆蛋白的香,酿料中的味道也能渗入到豆腐里边
客家地区的龙川县的传统做法与江太史十分相似,他们把豆腐酿好以后,盛在有蔬菜垫底的瓦罐里,加入以数只鸡熬成的鸡汤,据说起码要七八只鸡,然后盖上盖慢熬,待鸡汤融入豆腐才揭盖上台。
现在
正宗的酿豆腐仍然是盐卤豆腐
深圳客家风俗?
深圳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有着与内陆客家诸多不同的特点,深圳客家被誉为“滨海客家”。《宝安县志·方言》载“客家方言使用人口占全县户籍人口56%,粤方言44%”深圳客家人多聚居于山地丘陵,秉承中原汉族诗礼传家文化优势,艰苦创业有成之后,大多建有独特的客家围屋,聚族而居,以耕读持家,有极强的封建宗族观念和家族凝聚力。
深圳客家风俗,拙朴中不乏浓郁生活情趣;遵古风又颇含海洋文化开放气质;严谨的祭祖祀岁与热烈的舞狮、舞麒麟、舞龙相映成趣;即编即唱的客家山歌,风情万种;客家狗肉、酿豆腐、糯米酒等客家饮食,就地取材,乡土特色浓郁。比如,请姐丈、请新人,祭先祖,吃清明,打斗伍,过冬年,迎新春,闹元宵,扬花灯,抬菩萨,保禾苗,食新禾等等。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关于客家的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关于客家的习俗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