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广西二月二的习俗做糍粑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广西二月二的习俗做糍粑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广西木薯糍粑的做法?
所需食材:1000g木薯粉,400g花生米,500g猪肉,200g冲菜叶,50g红葱头,200g香菇,酒,盐,蚝油,生抽,花生油
【制作步骤】
1.准备食材。准备木薯粉1000g (用糯米粉代替也可以的),买猪肉的时候最好挑选腩肉或者2分肥8分瘦的前腿上肉,这样做出来比较多油,馅料会更香。花生炒香去皮后打碎(最好保留少许颗粒会口感更好),香菇切粒,红葱头切粒,冲菜叶切碎(平时在市场很少能买到冲菜叶,可以买梅菜叶代替,但是梅菜叶会很咸,记得要用温水浸泡久一点切好后再用水洗把咸味去掉)。

2.炒馅料。
1)锅里放油后倒入红葱头爆香,再把猪肉倒进去一起爆炒至猪肉出油(如果猪肉出的油不够多就适当加多点花生油,因为香菇和冲菜叶都比较吸油的,如果油不够馅料就不够香了)。再加入盐和酒,先给猪肉先调下味。
2)再把香菇和冲菜叶倒进去一起翻炒,再加入少许的盐(冲菜叶还保留了一点咸味的,加入适合香菇分量的盐就可以了),生抽和蚝油后就可以关火了。
3)最后把花生碎倒入一起翻拌均匀就可以出锅了。
4)这个就是做好的馅料啦。咸香可口,再加上花生碎的口感,那个味道真的是很赞,就是做这个馅料的过程比较费工夫哦。
3.做粉团。
1)先加入两勺盐到木薯粉里拌匀,再用开水拌粉,一般倒开水一边用筷子搅拌。
2)搅至絮状时,用手揉搓至光滑粉团(木薯粉表面没有面粉或者糯米粉那么光滑,看起来是比较粗糙的,但是不影响成品的)。
4.糍粑的制作。
1)把粉团分成大小差不多的小挤子,再用手压薄,加入馅料后收口就可以了。我们老家的做法是直接收口捏紧没有捏褶皱的。手艺好的朋友们可以捏成饺子状的褶皱或者别的花纹也可以哦。(没有褶皱的是我婆婆做的,像饺子形状的是我做的)
广西肉馅糍粑的做法?
首先,准备好糯米粉、肉馅、葱、姜、盐、酱油、料酒、胡椒粉、香油等食材。
然后,将糯米粉加水搅拌均匀,揉成面团。
将肉馅加入葱姜末、盐、酱油、料酒、胡椒粉、香油等调料,搅拌均匀。
将面团分成小块,搓成小球状。
将小球状面团擀成薄片状,然后放入肉馅,包成卷状。
最后,将包好的肉馅糍粑放入蒸锅中,蒸熟即可食用。
在制作过程中,可以根据个人口味添加适量的调料,如辣椒、香菜等。
另外,糯米粉的比例可以根据个人口感调整,可以适量加入水或者糯米粉来调节面团的韧性。
广西二月二龙抬头的习俗?
广西二月二龙抬头习俗民俗汇编
赶歌圩
邓龙屯壮族歌圩节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每年二月初二,远近群众汇集于此,举行一年一度的壮族歌圩节,赛唱壮族山歌。他们以歌传情,以歌会友,节目精彩纷呈,吸引四邻八方众多群众到场观看,热闹非凡。
看斗牛
上林县木山乡庙会形成于清朝初期,由附近的村民自发组织。庙会上,人们可以兴味盎然地观看斗牛、斗鸡、山歌对唱、狮公舞表演、打陀螺、球赛等多种传统民间活动。还可品尝各种美食小吃,欣赏民俗节目演出。
逛庙会
农历二月初二,当地举行一年一度的文武庙会,祭社++、舞龙舞狮、赏花灯、唱大戏等活动相继上演。村民则杀鸡宰鸭、摆酒设宴招待亲朋好友,共同祈求新的一年和谐安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土地节
桂东地区客家人称“二月二”为土地节,客家人居住的.村边都修建有土地庙。每年农历二月二这天,他们备下煮熟的三牲祭品,带上香火蜡烛、纸钱等到村边土地庙祭供,场面肃穆,以求土地神庇护,得以安居乐业(王建同:《广西客家研究综论》第一辑)。
饮社酒(治聋酒)。传说社日酒可以治耳聋,因此人们称社日酒为治聋酒。宋代陆游《社日》诗:“幼学已忘那用忌,微聋自乐不须医。”又作注曰:“古谓社酒治聋。”清光绪《通州直隶州志》载:“春分后戊日,村之民赛土神,置酒聚饮,曰:‘酒治聋。’”此外,在广西也有此俗记载。民国《来宾县志》载:“盖古者社日饮治聋酒,因以是恐村妇之溺爱耳。”民国《榴江县志》也载有春秋“社日”饮治聋酒的习俗。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广西二月二的习俗做糍粑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广西二月二的习俗做糍粑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