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赶年集的由来和传说,宰公鸡是春节的习俗吗

来源:www.xingzuopeidui.com 时间:2023-11-05 21:16 点击:145 编辑:xingzuopeidui.com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宰公鸡是春节的习俗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宰公鸡是春节的习俗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过年杀猪杀鸡的由来?

杀猪过年”,也叫“杀年猪”。有俗话说:辛苦种田,杀猪过年。平时杀猪家里人一时半会吃不完,一般都是卖了换钱花。惟独过年(春节)是个例外,进了腊月,大部分人家都要杀猪,为过年包饺子、做菜准备肉料,民间谓之"杀年猪"。东北童谣中说"小孩小孩你别哭,进了腊月就杀猪","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月就是年",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盼望杀年猪吃肉的心情。

年谣称:“腊月二十七,宰年鸡、赶大集”的说法,这一天,家家户户除了要宰杀自家的家禽,还要赶集上店、集中采购。为什么要在二十七杀鸡呢?这其实还是取得谐音,“鸡”同“吉”,有吉利、吉祥如意的意思。

赶年集的由来和传说,宰公鸡是春节的习俗吗 - 星座运势

为啥要在二十七这一天宰年鸡呢?这也是取个谐音,讨个吉利。以前腊月二十七杀鸡是件重要的事情,因为鸡和吉谐音,为了美好的寓意,因此过年的时候吃鸡就是自古以来的传统。

虽然在二十七就把鸡杀好了,但是人们不会在这天把鸡吃完,而是要一直放到除夕才能吃,而且,要留起来,等到年夜饭的时候才吃,这才算是圆满。

因为,本身代表了大吉大利,所以节日期间,天天都要在餐桌上见到鸡。另外,因为老理讲究初一不能动刀,所以,这些东西当然也就要提前准备好了。

当然现在人们也不会只杀一只鸡,想吃的时候也不用等到除夕,但是公鸡必须留一整只完整的,除夕祭祖的时候要用做贡品,只有祭祖之后才能食用。初一时不动刀不杀生的,因此还得留着大年初一。

另外,还有讲究的只能用公鸡。为什么一定是公鸡呢,母鸡难道就不行吗,很少有人思考这个问题,过去人们认为雄的就好就是第一,而过年这么隆重的节日,自然也就要宰一只公鸡了,而且公鸡本身就很漂亮,雄赳赳的显着气派。

赶年集的由来和传说?

最初,古代人们进行物资交换时,由于没有固定的日子和地点,又没有统一的标准,往往有一方吃亏。

到了汉朝初年,陆贾和陈平这两位著名政治家通过官府明令规定:各村镇每旬逢“三、六、九”或“一、四、七”或“二、五、八”为上集市进行物资交换日期,集市上设有公证人叫价评议。这样,就形成了原始贸易市场。

后来,人们就把上集进行物资交换,称作“赶集”或者叫赶节场。现在,大多地方选择每旬的逢五或逢十作为集市,进行农村物资交流。“

赶年集的由来:“逢四遇九”赶大集,是陕西省榆林市佳县约定俗成的规矩,农历日期末尾数字为“四”或“九”,便是佳县县城集市日。2月5日是农历腊月二十四,末尾逢“四”,又临春节,故被称为“赶年集”。

传说:传说中,鸡是一种可以通灵的动物,杀鸡时、那些妖魔邪祟是可以看到的,由此就会产生恐惧心理。当然,杀鸡也是有一定讲究的,一定要选择大公鸡;只有公鸡才可以辟邪。这就是“二十七、宰公鸡”的习俗。赶年集这天得买只大公鸡。

在古代,由于交通不方便,许多物资都比较缺乏。为了欢欢喜喜地过个大年,家家户户在春节前10天左右就开始准备购买年货,并称之为赶年集。

赶集,即人们约定在固定时间、固定场所进行的贸易活动,时间间隔普遍为一星期或一个月。其中,年集是每年规模最大、消费者最多的,时间通常定于腊月二十五,以方便人们购置年货,准备过年。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宰公鸡是春节的习俗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宰公鸡是春节的习俗吗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近发表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