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江浙一带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江浙一带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江浙一带风俗?
1、腊月二十三,小年。农村人一般要大扫除,办年货,送灶君菩萨上天。也有些地方在这一天祭祖。过年拉开序幕。
2、大年三十,除夕夜。贴对联,放鞭炮、烟火,吃年夜饭,守岁,祭天地菩萨。有些地方在这一天开始给“压岁钱”了。年夜饭是比较隆重的,家人要团聚,饭菜要丰盛,要有鱼,取“年年有余”之意;除夕饭不能全吃完,要留饭于初一吃,取“吃剩有余”之意。守岁一直到晚上12点,新岁到来,烟花庆祝。
3、正月初一,过大年。首先是“开门炮”。初一凌晨,家家户户争先恐后打“开门炮”,一般认为,越早越好。此起彼伏的爆竹声中送旧迎新和接福,俗谓“接年”。打“开门炮”有讲究,一般是先放小鞭炮一串,称“百子炮”;再放双声大爆竹三发,意谓可解除一年的疾病灾难,并表示接新年。三发鞭炮越是声音宏亮清脆,越是吉祥。一般鞭炮的外皮和里皮均一色通红,燃放后红花满地,喜气洋洋,此时,年味最浓。
4、拜年。初一晨起,先在家内,晚辈给长辈拜年。从初二起,邻里和亲友之间,往来拜节。按旧习,温州人正月初一不走亲戚。拜年时间一般是初二到初十或延至十五。初一不拜年的习俗在浙江部分地区还保留。
5、春节期间的习俗。新年鼓:春节期间,民间娱乐活动较多,如新年鼓和吹打乐。新春天亮,小孩结队成群,沿街敲锣打鼓,叫“新年鼓”。有些村子则集合村民,演奏各种乐曲,有吹打曲,也有清唱,欢乐而热闹。
江浙地区民风民俗?
一、开门炮
大年初一,每家每户第一件事就是打“开门炮”,噼里啪啦的爆竹声象征着送旧迎新和接福,俗谓“接年”。打过开门炮,大家都穿上新衣。
二、送元宝
在温州,人们喜欢用红糖和糯米、籼米做成大小元宝,家里面贮藏物件之处都要放上一个小元宝。大年初一那天,把红糖元宝用红绳缚在万年青的树枝上,挨家挨户送吉利话,一人打板一人应好,叫做“送元宝”。
绍兴新年则以“茶碗茶”待客,茶中加上橄榄和金桔,同时用茶叶蛋待客,称为“捧元宝”。
三、划龙舟
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夜龙船上,张灯结彩,来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动人。
四、舞太平灯
大年初一,村民们在锣鼓声中舞起“太平灯”。原汁原味的祈福舞蹈“太平灯”至今已有700年的历史,是当地特有的民俗活动,精彩的跳灯传承着指南村村民质朴火热的民风习俗,以祈求新年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万象更新。
五、舞龙
舞龙,又称玩龙灯,是江浙地区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平安和吉祥。舞龙源自古人对龙的崇拜,每逢喜庆节日,人们都会舞龙,从春节开始舞龙,然后二月“龙抬头”、端午节也舞龙。
1、七家茶为杭州茶乡饮茶习俗,相传起源于南宋,至今尚流传西湖茶乡。每逢立夏之日,新茶上市,茶乡家家烹煮新茶,并配以各色细果、糕点,馈送亲友比邻,以象征邻里之间的和睦相处。
2、采茶的习俗,大自然特别的垂青和茶农精心的培育诞生了品质优异、名扬中外的龙井茶。
3、荷花节,每年的7-8月份杭州都会举办西湖荷花节,举办地在曲院风荷,主要活动有:赏荷花、采莲蓬、剥莲子、做荷花餐、听民间戏曲、放荷花灯祈福、荷花交易会、西湖荷花小姐摄影模特大赛、中国荷花品种展览会等。
4、观潮,钱江涌潮为世界一大自然奇观,,它是天体引力和地球自转的离心作用,加上杭州湾喇叭口的特殊地形所造成的特大涌潮。每年农历八月十五,钱江涌潮最大,潮头可达数米。海潮来时,声如雷鸣,排山倒海,犹如万马奔腾。
5、腊八日:十二月初八谓腊八日,亦称“腊八节”。腊八节,又是佛祖的成道节。
6、冬至:早晨吃年糕,佐以开缸的冬咸菜。是日供祖宗,祭品有包头鱼。又以淘箩盛米,上铺年糕、桔子、黄菱肉等,再以红绿丝扎成扇形的花朵,插其上,称“供年饭”,亦曰“聚宝盆”。冬至夜最长,故杭谚有“咽觉要咽冬至夜”。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江浙一带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江浙一带习俗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