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雷州的习俗,广东雷州民间习俗

来源:www.xingzuopeidui.com 时间:2023-11-08 10:32 点击:154 编辑:xingzuopeidui.com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广东雷州民间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广东雷州民间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雷州的习俗?

雷州人年前都会去趟市,有些人去买香糊春联灯笼大福,有些人上街给孩子买两件新年衣裳,有些人买金银财宝纸烧拜年用品,农村人趟市买做叶搭饼的面粉、糖等原材料。在恰逢趟市的日子,市场总是热闹非凡,人来车往,大家购置年货喜气洋洋,过年的气氛非常浓烈!

雷州的习俗,广东雷州民间习俗 - 星座运势

趟市的时间一般在农历十二月。

打屯就是年前全家大扫除,一般来说,过年一两个星期就要开始扫尘,家里的窗户大门,锅碗瓢盆,床单被褥,地板天花,都要打扫得干干净净,去旧迎新,只有以最全新、干净整洁的面貌才能迎接新的一年。雷州农村还有一习俗,就是准备长长的扫把扫屋顶四角的蜘蛛网,有些农村直接用艾叶绑着长棍清扫,人们希望通过这个方式,把疾病、晦气、祸害一齐扫出门外。

除此之外,小孩子年前还必须要剪头发,以全新的面貌去迎接新的一年!

雷州有哪些风俗文化?

雷州的风俗文化介绍如下

1、雷州民歌

雷州歌是广东省四大方言歌之一,是雷州半岛的民歌。雷州歌广布于雷州半岛10个县(市)区以及历史上雷州人所迁往的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的雷州华(侨)人中。

雷州半岛建制于秦朝,属象郡。当时是少数民族百越人居住,东晋时闽南汉人开始迁来雷州半岛。雷州半岛现在大多数居民是闽南先民的后裔,雷州方言就是闽南语系的雷州语支,闽南民歌传入雷州半岛后,跟土著文化及周邻文化、外来文化的长期交融,已逐步形成了一种既古老又新颖的独特雷州民歌。

2、民间艺术“舞鹰雄”

舞鹰雄流传于廉江市的良垌、安铺、横山等镇。廉江始建于唐高祖武德五年,旧称石城县,现为广东省湛江市辖县级市,总面积2800多平方公里,人口150多万。

清朝咸丰年间,新华两家滩圩一带就有了舞鹰雄活动。至民国初年,电白人李季虎来两家滩设馆授武时,舞鹰雄已有较高的表演技艺;传至梁应清、梁卓锦时,仍只能在地面表演;到了梁荣章、梁宝琛,创造出能在4—6米高的木杆上表演,大大增加了高难技巧。既有较强的观赏性,又保留着浓厚的民间习俗。

廉江市竹园村舞鹰雄经过一百多年的承传与发展,表演艺术日臻成熟。1988年、1989年,竹园村舞鹰雄队先后参加了广东省首届和第二届民间欢乐节;2006年2月,参加广东省民间艺术汇演暨云浮南江文化艺术节演出获得金奖;2006年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列入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3、雷州石狗

雷州有哪些风俗文化?

雷州市有什么特色和风俗

雷州的民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妙趣横生。元宵佳节,城乡各地的飘色++气势恢宏;阳春三月,松竹、南兴、覃斗等地的傩舞(走成伥)及流行各处的散花舞引人入胜,这两个古老的舞蹈被选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古朴的雷州歌,有三百年历史的雷剧更为人们所喜闻乐见。

雷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人文蔚盛,是驰名古今的文化之乡。近十多年来,在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指引下,广大文化工作者遵循“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为发展雷州的文化事业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使雷州的文化更加光彩夺目。一全市21个镇都成立了文化站,75%的管理区办起了文化室和图书室,一批多功能的文化楼拔地而起,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和家庭文化应运而生,具有雷州特色的饮食文化也有了发展,形成了多元化的文化格局。市文化局属下的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雷剧团及电影公司已成为连结镇文化站和管理区文化室的纽带。三级文化网的建设成就显著,城乡集镇的歌舞厅、卡拉OK厅、电子游戏室、桌球室等娱乐场所不断出现,成为群众工余假日的好去处。电影院、队遍及城乡,投影录像场星罗棋布,社会主义文化市场逐步走向繁荣。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雷州半岛特有的剧种——雷剧,在雷州市一枝独秀。全市现有专业和民间职业剧团52个,长年累月活跃在城乡舞台,夜夜星歌,成为名闻遗迹的戏剧之乡。文艺创作、演出、艺术展览、节日文化活动为城乡人民增添了无限的情趣。古朴的传统文化和多姿多采的现代文化交相辉映,构成了文化名城浓郁的文化氛围。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广东雷州民间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广东雷州民间习俗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近发表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