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封建迷信这个词是谁提出来的_如何区分传统风俗与封建迷信

来源:www.xingzuopeidui.com 时间:2023-11-09 08:43 点击:203 编辑:xingzuopeidui.com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国传统习俗为何被称为封建迷信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中国传统习俗为何被称为封建迷信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封建迷信这个词是谁提出来的?

“封建迷信”这个词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所提出的概念之一,用来批判封建社会的旧思想、旧传统和旧习俗,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在中国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队伍深入到农村、城市和各行各业中去,不断调查研究人民群众的思想动态。通过深入调查和总结,党发现,在中国的封建社会里,存在着大量的旧传统、旧习俗和封建迷信思想,这些思想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和行为,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封建迷信这个词是谁提出来的_如何区分传统风俗与封建迷信 - 星座运势

“封建迷信”这个词是20世纪初期左翼知识分子提出的,主要是用来批判封建社会中的迷信信仰和宗教观念。具体来说,这个词最早出现在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陈独秀的著作中。1915年,陈独秀在他的《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敬告青年》的文章,其中提到了“封建迷信”这个词。此后,“封建迷信”这个词逐渐被广泛使用,成为了左翼知识分子批判封建思想和文化的重要工具之一。

如何区分传统风俗与封建迷信?

主要区别有,性质不同、产生不同、影响不同,具体如下:

一、性质不同

1、传统习俗

传统习俗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从历史沿袭而巩固下来的,具有稳定的社会风俗和行为习俗。

2、封建迷信

指对某一些事物迷惘而不知其究竟,可又盲目地相信其说。

二、产生不同

1、传统习俗

传统习俗大体上分两部分:一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其源远流长,时代久远,具有社会性,集团性,民族性的特点.不同地区,不同集体,不同民族都具有不同的传统习俗,如不同民族的民风习俗。二是适应现实社会历史条件而产生的,如新中国成立后所倡导的新的生活习俗。

2、封建迷信

迷信是对某一些事物迷惘而不知其究竟,可又盲目地相信其说,没有科学依据。科学是一种允许自我证伪的动态开放的可靠方法(科学不是任何科学理论),讲究的是形式逻辑和证据。而迷信是无条件接受,不允许质疑、没有形式逻辑、不需要可靠证据,是盲目相信。

三、影响不同

1、传统习俗

在社会主义社会,传统习俗有两重性,存在着新与旧,进步与落后,积极与消极相对立的习惯,一方面,存在着社会主义新风俗习惯,它是适应社会主义制度的新风俗习惯,是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在党和国家大力倡导下,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对评价人们的道德行为起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另一方面,存在着旧的风俗习惯.在旧的风俗习惯中,有精华,也有糟粕,对此,我们要进行具体分析,区分出精华和糟粕,以摒弃其糟粕,而吸其精华,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所用。

怎样辩证认识民俗文化和封建迷信?

首先我们要先了解民俗文化和封建迷信的形成,民俗文化是在某一地区生活的人类为了适应自然的环境和生产生活的需要而发展出来适合这一特定气候环境下的风俗习惯。它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精神层次的寄托和追求,比如说信仰和理念。另一方面是生存方面的,比如说语言、作息时间、产业结构等。

而封建迷信是属于一些具备一定威望或者说服力的个体人类,利用自身的“领袖”魅力引导群体人类遵循他个人的意志进行生产生活和思维的现象,表现出来的结果更多的是为了满足这个引导者自身的个人目的,因此封建迷信是很容易让人们失去对“度”的把控的,从而迷失自我,毕竟个体也是人类,而欲望是无止境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传统习俗为何被称为封建迷信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国传统习俗为何被称为封建迷信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近发表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