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不给糖就捣蛋的由来,讨糖习俗起源

来源:www.xingzuopeidui.com 时间:2023-11-10 08:55 点击:111 编辑:xingzuopeidui.com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讨糖习俗起源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讨糖习俗起源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不给糖就捣蛋的由来?

不给糖就捣乱(Trick or treat),是万圣夜的主要活动,小孩装扮成各种恐怖样子,逐门逐户按响邻居的门铃,索要糖果。

不给糖就捣蛋的由来,讨糖习俗起源 - 星座运势

该活动的来源有多种说法,流传较广的两个版本为:

一、中世纪时期,万圣节的“慰灵”风俗,孩子们要挨家挨户讨“灵魂之饼”。

中世纪时期,万圣节有一个流行的活动——制作“灵魂之饼”。“灵魂之饼”实际上就是一种上面覆有葡萄干的面包甜点。按照所谓的“慰灵”风俗,孩子们要挨家挨户讨要这种饼,这与现代的“不给糖果就捣蛋”活动非常相似。孩子们每得到一块这种饼,就要为送饼人的已故亲友祈祷一次。这些祈祷会帮助他们的亲友找到从炼狱通往天堂的道路。孩子们还会唱一首灵魂之饼的歌,类似于现代的“不给糖果就捣蛋,不给糖果就捣蛋,快拿好吃的招待我”。

19世纪中期,美国的殖民地开拓者和移民将万圣节流行化,而爱尔兰和苏格兰人则把“灵魂演绎”和“伪装”的习俗介绍到了美国。不过根据 Today I Found Out 网站的介绍,“不给糖就捣蛋”这个词组可以追溯到1927年11月4日,一家加拿大报纸写道:“年轻的小鬼出现在家门口,一边说着‘不给糖就捣蛋’,一边管住户要吃的。而住户们会开心地回应,并愉快地送走这些小强盗。

糖墩节的来历?

它的由来缘于一个古老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有一位老奶奶带领两个孙子乞讨来到现在的前李花村附近,以后慢慢聚拢来别的乞丐,老奶奶信奉佛教,心地善良,经常把讨来的食物分一些给别的乞丐。

后来,老人在一个正月十四去逝了,正月十五两个孙子安葬了奶奶后就离开了前李花村,到外地闯荡去了。

等两个孙子成就了一番事业,并在某年的正月十五返回此地为奶奶建庙祭奠,并施舍钱粮给仍居住在此地的乞丐,年复一年形成风俗。

以后每到正月十五,人们就自发地包素馅饺子来祭奠老奶奶,后来因日子艰难包不起饺子,因山楂果形似佛珠,遂以糖墩来祭奠,这个风俗一直沿用至今

2021万圣节是什么时候,什么时候去讨糖?

2021万圣节11月1日当晚时候去讨糖。

2021年万圣节时间:2021年11月1日 星期一 。
万圣节风俗习惯之一是小孩敲门索取糖果。
万圣节当晚是一年里最“闹鬼”的时候,当天晚上的习俗便是孩子们提着南瓜灯,穿着各式各样的仿妖魔鬼怪的服饰挨家挨户的敲门并大喊:"Trick or Treat!"(意为不请客就捣乱),主人家(可能同样穿着恐怖服装)便会派出一些糖果、朱古力或是小礼物;要是不给糖的话,小孩子们就会进行各种恶作剧,比如把垃圾倒进你的家里等等。

万圣节女孩送糖给男孩子是什么意思?

万圣节(HALLOWEEN)为每年的10月31日。是11月1日诸圣节的前夕,通常叫做万圣节,这一夜是一年中最“闹鬼”的一夜,所以也叫“鬼节”。源 自古代凯尔特民族(Celtic)的新年节庆,此时也是祭祀亡魂的时刻,在避免恶灵干扰的同时,也以食物祭拜祖灵及善灵以祈平安渡过严冬,是西方传统节 日。万圣节期间,许多公共场所乃至居家院落,都会布置上很多装璜,诸如各式鬼怪、南瓜灯、还有黑猫以及巫婆的扫帚之类;孩子们会穿上每年不一样的万圣节服 装,拎着南瓜灯的提篓去挨家挨户地讨糖,说是“trick or treat”。 万圣节的一个有趣内容是“Trick or treat(不给糖就捣乱),还有一个最流行的游戏是“咬苹果”。

游戏时,人们让苹果漂浮在装满水的盆里,然后让孩子们在不用手的条件下用嘴去咬苹果,谁先咬到,谁就是优胜者。万圣节流传到今天已经完全没有了宗教迷信色彩,它成了一个孩子们的节日,也是年轻人化装舞会的节日。送糖和苹果,也正迎合了它的习俗,正如我们过春节,大家都要准备糖果、瓜子之类的一样 糖无非是代表甜蜜,在万圣节送特别点的糖表示对你的重视程度吧,其实没有什么特别的意思的,总归一句话,都是为了让你开心。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你!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讨糖习俗起源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讨糖习俗起源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近发表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