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江西农村过年要上坟吗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江西农村过年要上坟吗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秋传统四大祭祖节日?
除夕、清明节、重阳节、中元节(除、清、九、盂),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古时,这种礼俗很盛。因各地礼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异。
夏曆腊月三十或二十九,除夕祭祖
除夕是指夏曆每年末最后一天的晚上,即大年初一前夜。因常在夏历腊月二十九或三十日,故又称该日为年三十,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民间最为重视。家家户户忙忙碌碌或清扫庭舍,迎祖宗回家过年,并以年糕、三牲奉祀。我国部分地区有一种除夕上坟的风俗,称为送年食。上坟时间一般在除夕的下午,人们把做好的年夜饭,送到亡故亲人的坟上,让亡故的亲人与生者一起享用除夕夜的美食,从而寄托人们对亡故亲人的哀思。祭祖的形式各有不同祭祖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将祖先牌位依次摆在正厅,陈列供品,然后祭拜者按长幼的顺序上香跪拜。汉人祭祖,多半做鱼肉碗菜,盛以高碗,颇有钟鸣鼎食之意。南方人流寓北京的,祭祖尤为隆重。
阳历四月五日,清明节祭祖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满族、赫哲族、壮族、鄂伦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瑶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少数民族皆有过清明节的习俗。虽然各地习俗不尽相同,但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题。
夏曆七月十五,中元节祭祖
祭祖节在阴历七月十五日,所以简称为“七月半”祭祖。那时盛夏已经过去,秋凉刚刚开始。民间相信祖先也会在此时返家探望子孙,故需祭祖。祭拜的仪式一般在七月底之前傍晚时分举行,并不局限於特定的一天。平常日子要对先人祭拜,一般都不动先人的牌位。到“七月半”祭祖时,则要把先人的牌位一位一位请出来,恭恭敬敬地放到专门做祭拜用的供桌上,再在每位先人的牌位前插上香,每日晨、午、昏,供三次茶饭,直到七月卅日送回为止。有先人画像的,也要请出挂起来。祭拜时,依照辈份和长幼次序,给每位先人磕头,默默祷告,向先人汇报并请先人审视自己这一年的言行,保佑自己平安幸福。送回时,烧纸钱衣物,称烧:“包衣”,或佛门或道教的超度法事。在江西、湖南的一些地区,中元节是比清明节或重阳节更重要的祭祖日。
江西省萍乡市清明节习俗的内容?
清明节是我们缅怀先人,寄托哀思的传统节日。传统祭扫燃烧纸钱燃放烟花爆竹不但造成了严重的空气污染,而且多次引发森林火灾致使林业资源损失严重。为保护生态环境,共同维护绿色家园,2017年清明节我们以文明祭扫为主题,以倡导新风为抓手,确保清明节文明、安全、有序。
发出文明祭扫倡议。萍乡市文明办和萍乡市民政局联合发出倡议:倡导文明祭扫,积极推崇鲜花祭奠、植树祭奠、网上祭奠、公祭悼念、家庭追思会、撰写追忆文章等文明健康的祭扫方式,使文明祭扫成为一种习惯;倡导环保祭扫,在扫墓祭奠过程中做到爱护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不焚烧纸钱,不点香烛,不燃放烟花爆竹,不乱扔杂物,不破坏草地树木;倡导安全祭扫,严格遵守有关防火规定,不违规用火;倡导乘坐公共交通出行;倡导党员领导干部做文明祭扫的带头人。
强化文明祭扫宣传。四月初倡议书将刊发在萍乡日报上。上旬文明祭扫的内容将在萍乡市电视媒体和萍乡公交车的视频终端上滚动播出。将文明祭扫的主要内容精简成信息发送到移动客户端。各陵园要在醒目位置打出宣传标语。市内主要交通要道、公交车站、人口集中的小区悬挂宣传标语。针对不同群体,采取多样化,多层次的宣传,使文明祭扫逐步内化为思想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开展文明祭扫志愿服务。清明节祭扫期间,市文明办将派志愿者社会团体到全市各陵园开展志愿服务。一是发放文明祭扫宣传单;二是指挥交通和疏导人群,避免交通拥堵和人员拥挤甚至发生踩踏事故;三是开展禁燃禁放劝导,对携带烟花鞭炮的祭扫者进行说服劝导,力争不带燃放品和火种上山;四是提供黄丝带和心愿卡服务,通过黄丝带和心愿卡寄托对先人的哀思。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江西农村过年要上坟吗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江西农村过年要上坟吗习俗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