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扬州春节习俗,江苏扬州过年习俗

来源:www.xingzuopeidui.com 时间:2023-11-11 18:38 点击:399 编辑:xingzuopeidui.com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江苏扬州过年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江苏扬州过年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扬州春节习俗?

扬州作为一座具有2500多年建城史的城市,春节习俗非常多。小年要送灶,腊月三十日要接灶;年三十晚上要在小孩床头放压岁钱和糕点,还要在家门口用石灰画圆宝;初一要起早抢财神,上午要挨家挨户拜年;初二不动火、不动水,吃现成的。等等。

扬州过年风俗?

说起扬州的春节风俗,大家都知道拜年、吃汤圆等,可是在扬州民间还有些风俗曾经风行一时……

扬州春节习俗,江苏扬州过年习俗 - 星座运势

关键词:爬门头

大年三十晚上,吃过晚饭后,老扬州要点上香炉蜡烛守岁,大人小孩穿上新衣服,长辈们开始给晚辈发压岁钱。这时候大人会关上大门,让家中个子小的孩子抓着门后的门闩往上爬,因为老式的大门是木制的,门后面从上到下有几根横木,中间还有门闩开关,这一风俗就是爬门头。老年人说小个子三十晚上爬门头能长个头,爬得快长得快,爬得高长得高。

关键词:走大局

三十晚上,长辈们都要把云片糕、苹果、橘子等摆在每个人的床头。供新年第一天早上起床吃。

吃云片糕取其寓意“高高爽爽”,吃苹果取其寓意“平平安安”,这些风俗全国许多地方都有,但吃橘子却有着扬州独特的寓意。因为在扬州话里,运气叫做“局气”,走运叫做“走局”,橘子的“橘”和局气的“局”谐音,所以赠人橘子,就含有把好的运气带给他人的美好寓意,扬州人新年请人吃橘子,就是祝福对方走大运,诸事顺利。

关键词:拜年

大年初一早上,扬州民间有大人小孩出门到周围邻居家里给长辈拜年的风俗,这时候最忙的是小孩,他们成群结队挨家挨户去要糖,也就是挨家挨户去给长辈拜年。

长辈们看着满脸稚气的孩子,听着孩子们七嘴八舌喊着“大妈”“大大”“爹爹”“奶奶”,在一片“恭喜身体健康、精神力壮”祝福声中,他们捧出事先准备好的果盒给前来拜年的小孩散发各色糖果、云片糕、橘子、苹果等,也顺祝孩子们“上大学”“发财兴旺”“早点娶马马”等。要糖这一风俗传承的是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

介绍一下扬州的风俗?

扬州过年期间的风俗

办年货:扬州以往从腊月初八到次年正月十八都算过年,置办年货为年的前奏,物质并不丰富的年代,年货可能就是一桌难得吃上的好饭菜,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有家庭甚至把购车、全家出游纳入年货购置计划。

送灶神:送灶,有“官三民四龟五鳖六”的说法,扬州人送灶多半在腊月二十四。传说灶神要在廿五日向玉皇大帝汇报主家一年功过,所以,廿四夜主家都要烧香“送灶”,求他“上天宣好事,下界保平安”。

忙年蒸:“进了腊月门,扬城千家万户忙年蒸”。因为“年蒸”有蒸蒸日上的寓意,将蒸好的包子堆成元宝的形状,称之为“堆元宝”,这就是希望来年能够财源滚滚。

挂年画:年画是中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大众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清代扬州是扬州画派产生地,很多文人画家也直接参与了年画的设计,扬州年画文人气较浓,线条遒劲流畅,飘逸优美。

贴春联:春联,源于“桃符”。“桃符”有“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的说法。中国的第一幅春联是这样写的:“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直到宋代,“桃符”才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正式称“春联”则到了明朝。

守岁火:守岁火也叫守岁。除夕是农历年腊月的最末一日,春节的前夜。扬州人有除夕“封财门”的习俗,也就是守岁时将家中门关好,在门缝贴上剪有铜钱纹的红纸,有的还会挂上芝麻秸,寓意新年开门的第一眼,就看见“节节高”。年夜饭前要 “敬祖宗”,传说除夕夜神仙和祖先都会降临,人们要在庭院里燃香拜接,谓之“接神”;家中设下供案、挂祖宗“容像”、次第礼拜;祭祖后,才在欢声笑语中吃团圆饭。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江苏扬州过年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江苏扬州过年习俗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近发表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