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春节吃饺子的习俗及由来,过年吃饺子习俗是什么

来源:www.xingzuopeidui.com 时间:2023-11-16 10:52 点击:164 编辑:xingzuopeidui.com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过年吃饺子习俗是什么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过年吃饺子习俗是什么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春节吃饺子的习俗及由来?

一、春节吃饺子的由来

春节吃饺子的习俗及由来,过年吃饺子习俗是什么 - 星座运势

1、按照我国古代记时法,晚上11时到第二天凌晨1时为子时。“交子”即新年与旧年相交的时刻。饺子就意味着更岁交子,过春节吃饺子被认为是大吉大利。另外饺子形状像元宝,包饺子意味着包住福运,吃饺子象征生活富裕。

2、民间传说,这与我国东汉名医张仲景有关。说有一年冬天特别寒冷,很多穷苦百姓的耳朵都冻烂了,张仲景见了非常难受,就从冬至这天起架起大锅,熬制了一种“祛寒娇耳汤”向穷人施药治伤。“祛寒娇耳汤”的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药材在锅里熬,熬好后再把这些东西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娇耳”,下锅煮熟后分给病人食用。“娇耳”很管用,人们吃下它后血液通畅,治好了冻耳。张仲景施药一直持续到大年三十。除夕夜,人们感激张仲景施药的善举,就仿照“娇耳”的样子做过年的食物吃,并把这种食物称之为“饺子”。于是,饺子这种吃食就诞生了。

饺子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自从问世就深受百姓喜爱,民间素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

春节吃饺子的习俗起于明代于清代,是我国北方广大地区盛行的一种过年方式。春节饺子要在除夕晚上包成,子时(半夜十二点)吃,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伊始,取“更子”之意,“交”“饺”谐音,故称“饺子”。

还将饺子里面包上硬币,吃到的人被认定要交好运。

春节吃饺子的习俗?

从清朝开始,我国广大农村盛行春节吃饺子。要在除夕晚上包好,半夜十二点吃,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伊始,取“更子”之意,“交”“饺”谐音,故称“饺子”。

还将饺子里面包上硬币,吃到的人被认定要交好运。

过年吃饺子风俗的来由?

1、饺子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自从问世就深受人们喜爱,民间素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吃饺子源于古代习俗和民间传说。

2、古代习俗。按照我国古代记时法,晚上11时到第二天凌晨1时为子时。“交子”即新年与旧年相交的时刻。饺子就意味着更岁交子,过春节吃饺子被认为是大吉大利。另外饺子形状像元宝,包饺子意味着包住福运,吃饺子象征生活富裕。

3、民间传说。东汉年间,恰逢严寒,很多穷苦百姓的耳朵被冻烂,名医张仲景见此不忍,便就地架起大锅,熬制了一种“祛寒娇耳汤”向穷人施药治伤。“祛寒娇耳汤”的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药材在锅里熬,熬好后再把这些东西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娇耳”,下锅煮熟后分给病人食用。“娇耳”治好了冻耳。后来人们为了感激张仲景施药的善举,就仿照“娇耳”的样子做过年的食物吃,并把这种食物称为饺子。

春节吃饺子的习俗起于明代于清代,是我国北方广大地区盛行的一种过年方式。春节饺子要在除夕晚上包成,子时(半夜十二点)吃,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伊始,取“更子”之意,“交”“饺”谐音,故称“饺子”。

还将饺子里面包上硬币,吃到的人被认定要交好运。

吃饺子的习俗来历?

1、由来:相传饺子最早出现于东汉时期,医圣张仲景在一个寒冷的冬天中看到许多穷苦百姓的耳朵冻得不成样子,所以就发明了一种“祛寒娇耳汤”向穷人施药治伤,意为吃了耳朵状的“娇耳”就可以促使冻伤的耳朵迅速恢复。随着时间的流逝娇耳逐渐称之为饺子,而民间也逐渐形成了在一年中最为重要的过年时刻吃饺子的习俗。

2、寓意:最初人们在春节的时候吃饺子是因为当时物质资料匮乏,平时只能清淡度日,只有在逢年过节的时候才会吃这样鲜美的食物,寓意着家人身体康健、运势昌顺。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丰富,饺子也被赋予了更多的含义,因为其形状也似元宝,所以人们过年吃饺子也是寓意着家中未来一年财运兴隆、生活昌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过年吃饺子习俗是什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过年吃饺子习俗是什么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近发表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