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天津的年文化民俗,天津过年期间习俗

来源:www.xingzuopeidui.com 时间:2023-11-25 20:59 点击:133 编辑:xingzuopeidui.com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天津过年期间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天津过年期间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天津的年文化民俗?

天津人称腊月初八为"腊八儿",有喝腊八粥的习俗。许多天津人还在这天用醋泡大蒜,名"腊八醋"。"腊八醋"不仅味道醇正,而且久放不坏。天津卫有“聘不尽的闺女,办不完的年货”的谚语。

  腊月十五上全街。年货市场到腊月十五全摆出来了,各种摊贩在街市路口,各占摊位,全部出动,以应市民需要,谓之“上全街(读如‘该’)”。天津卫的年货市场其中在娘娘宫南北,卖儿童玩具的,卖吃的,而居家着重买吃食。逛娘娘宫腊月十五开始,各式各样的年货全都上市,以娘娘宫为轴心的宫南宫北大街更是热闹非凡。男孩子到娘娘宫头一个目标就是风葫芦,成年男人到这里,忘不了买灯笼,女人们来这里多是"洗娃娃"的。从娘娘宫拴回的"娃娃"每年都要"洗一回",这是节前妇女必须做完的事情。

  二十三,灶王爷上天。从前汉族地区迷信有灶王爷,是“东厨司命主人间保护神”。到每年腊月二十三,有“祀灶”之举。认为这一天灶王会上天,向玉皇大帝报告人间所见所闻。这句话的北京版,则说成:“二十三,糖瓜粘”。因为要用糖瓜粘住灶王的嘴,不让他向玉帝诉说自家的坏话。

天津的年文化民俗,天津过年期间习俗 - 星座运势

  二十四,扫房子。经终年的雨雷风霜,住宅内外已积满灰尘,适此时节要打扫干净,内外整洁。

  二十五,糊窗户。扫完房子,次日要把旧窗纸撕下,房顶、墙纸也要除旧布新。贴上新窗纸、红窗花及糊(刷)白墙,并贴上新年画。

  二十六,炖大肉。天津人在春节(正月初一到初五)期间,以休闲娱乐为主,炖熟肉菜后,每天用白菜、粉条烩一下,以应亲友来时之需。

天津春节祭奠父母风俗?

一般是除夕日上午十二点钟以前,有方便条件的去坟前或墓地祭奠父母,不方便的就在住处供奉父母照片以表接父母过团圆年之意,然后有的正月初三有的正月初五再祭奠父母一次表示过完年将父母送走。

河北习俗?

咱河北各地的特色习俗众多,一主要有11种!

●藁城宫灯

藁城宫灯的历史可上溯至东汉,相传汉光武帝刘秀为了庆贺统一天下之功业,在宫廷里张灯结彩大摆宴席,所挂宫灯盏盏精致,宫灯之名由此而生。如今,藁城宫灯已成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其外形精巧、结构简单,色彩艳丽,寓意吉祥,已成为新春佳节装点家居、馈赠好友的佳品。

●蔚县剪纸

蔚县剪纸又称“窗花”,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初始图案多为花卉一类的吉祥纹样,后融入天津杨柳青年画和武强年画的艺术特色,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蔚县剪纸题材广泛,花样繁多,包含戏曲人物、神话传说、花鸟鱼虫、吉禽瑞兽等多方面内容。2006年,蔚县剪纸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打树花

打树花是蔚县暖泉镇别具特色的古老节日社火,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是全国独一无二的地方特色民俗。表演者用熔化的铁水泼洒到墙上,迸溅形成万朵火花,犹如枝繁叶茂的树冠,因而得名“树花”。打树花的壮观程度远胜于燃放烟花,人们藉此表达喜迎春节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武强年画

武强年画是武强县民间工艺品之一,是在原始耕作方式、佛教思想、传统观念和古老的民族习惯影响下发展起来的乡土艺术。其构图丰满,线刻粗犷,设色鲜亮,装饰夸张,节俗特色浓厚,是民间年画中的佼佼者。武强年画除了大量民间题材外,更注重反映时代变革,以表达人们对国事的关心,对人生的美好期望。

●皮影戏

皮影戏,旧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唐山皮影是汉族地方戏曲艺术之一,又称滦州影、乐亭影,是中国皮影戏中影响最大的种类之一。现在对皮影戏的保护和挖掘越发重视,春节期间陪同家人去欣赏一出皮影戏也是不错的选择。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天津过年期间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天津过年期间习俗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近发表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