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古人离家时的礼仪,新娘离家前习俗

来源:www.xingzuopeidui.com 时间:2023-11-27 21:34 点击:113 编辑:xingzuopeidui.com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新娘离家前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新娘离家前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古人离家时的礼仪?

折柳送别。诗句不胜枚数:北人的《折杨柳歌》:“遥望孟津河,杨柳郁婆娑。我是虏家儿,不解汉家歌。”

无名氏所作的《送别诗》:“杨柳青青著低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古人离家时的礼仪,新娘离家前习俗 - 星座运势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张九龄《折杨柳》诗:“纤纤折杨柳,持此寄情人。

一枝何足贵,怜是故园春。”

王之涣《送别》诗:“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这些都说明了折柳送别是风行的习俗。

娶媳妇在女方家门口放炮吗?

娶媳妇在女方家门口放炮仗吗,其实这个是以前的习俗,不过是在新郎迎娶新娘的时候,快到新娘家门口的时候是需要放炮仗的,但是不是在新娘家门口放,而是靠近的时候就放炮仗了,意思是告诉女方家新郎迎娶新娘来了,而一旦新娘出门上了新郎的车以后,就是女方家放炮仗了,是欢送新娘,新郎只是在去迎娶新娘家,快到的时候放。

中国很大,各地嫁娶风俗差异很大。一般来说,娶媳妇是要在女方家门口放炮的,娶亲队伍到女方家时要放鞭炮,娶亲队伍离开女方家时也要放鞭炮。主要原因大概是:

一是娶媳妇放鞭炮讨个好彩头,热热闹闹的。

二是来时,鞭炮一响女方就会知道接亲的人来了。走时,鞭炮一响邻里乡亲就知道接亲的要走了。

在北方娶媳妇就是娶老婆吧!而在我们这里叫娶老婆,媳妇只有一种称呼,那就是儿媳妇。娶媳妇那二天,去岳父岳母家都是要放鞭炮的。娶亲前一晚,男家要准备好彩礼热热闹闹的去女家,条件好的鞭炮一直放到女家门口。

第二天早上,迎亲的队出发。快到女家的时候,就开始放鞭炮

男方接亲队伍到女方家门囗放炮,是以示接亲的来了,女方的亲戚家人都在等着,听见炮声忙出迎接。姑娘早已准备好等着来接她。女儿接走了,依依不舍的走了,妈妈寒心如苦把女儿扶养成人,就这样看着她走了,妈妈一下子心里空落落的,眼泪控制不住。

兴化定亲什么风俗?

  江苏兴化婚俗  

1、迎新赶早  一般是上午接新娘。也有些乡,是下午迎新的,不算本地风俗。  如果有近邻两家同时举行婚礼,则有争早迎新的做法。  

2、哭嫁  新娘离家,与母亲哭别。  尽管在结婚前,女儿常与母亲闹别扭,兴化叫“作嫁”,但是此时的惜别,倒是真心的。  

3、新娘离家不沾土  特别是新娘子有兄弟的,很讲究这条,不要将家中的财气被带走了。一般在新娘装扮之后,出门之前换了新鞋子,由自己的舅舅等长辈,背了出门上花轿。现在不用花轿了,自己走路,也用新地毯铺垫;用汽车迎新的,则功能与花轿无异。  

4、新娘子穿红鞋子  风俗认为,新娘子结婚当日是“火光”最低的时候,容易遇到妖魔鬼怪,穿红鞋子有增强抵抗力的作用。这也显示了远古抢婚习俗的痕迹,结婚对于女人来说,好似“灾劫”。  

5、开门封儿  男方的迎亲队伍到了女方家门口,女方的兄弟故意将门锁闭。新郎必须行贿——给开门封儿,门才能开。  

6、放鞭炮  新娘子出门,放一次;  沿途间隔地放,无一定之规,但是遇到桥,则必须放;  新娘子到家,要大放一次;  最大量放的是,婚宴开始上头盘(第一项热菜)的时候。  

7、新娘子坐房间  新娘子不外出到客厅接待客人,而由自己的女性好友、男方的女眷等陪同。这是受软禁,有“人质”的味道。  现在婚礼变革,新娘子摆脱了“人质”待遇,大大方方地与新郎一起接待宾客。  

8、婚宴  一般在晚上,以应“结婚”之意。“婚”本是“昏”字,即黄昏——便于抢劫啊。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新娘离家前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新娘离家前习俗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近发表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