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莆田有哪些独特的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莆田有哪些独特的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福建莆田有哪些风俗习惯?
扫巡辞旧迎春
莆田城乡人民在每年腊月年关之前,家家户户都进行一次“扫巡”(扫尘),以卫生清洁的新面貌迎接新春佳节。这是莆田群众的一个传统习俗。
莆田百姓大多数是由中原迁移过来的,岁时习俗有的与中原地区大同小异,有的则是从移居过来后在生产、生活的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年终岁暮,百姓辛辛苦苦完成了一年的劳动生产之后,为喜庆一年来的收获,欢欢喜喜、干干净净过新年,群众于农历12月农闲期间,家家户户进行一次卫生大扫除,俗称“扫巡”(扫尘)。意即扫掉尘垢再巡查一遍。
莆田话把年前大扫除叫“扫巡”。“扫巡”的时间,各地都没有统一。有的地区群众从“
尾牙”(农历12月16日)后开始,一般是在农历十二月二十六和二十八。也有提前,都选个“双日”中的大晴天(“双日”是莆仙群众的吉利数码),俗语说:“千补万补,洗净见先祖”、“扫巡四面光,洗净见祖公”。把家里能搬动的东西,都搬到户外,先洗刷干净,再让太阳晒干。然后室内再用竹竿绑着树枝(带叶),作成一把大大的扫把,把每个房间打扫的干干净净,这就叫“扫巡”。 有的地区不受限制,腊月初直至年关前进行。群众“扫巡”的日期一般都选择双休日和天气晴朗的日子,以示吉利。“扫巡”的工具农村用芦苇、甘蔗尾巴和稻草捆成一大把像扫把,并贴上一小块红纸,然后缚在竹竿上,用于打扫清理室内外墙壁、屋梁、楼梁、楼板和天花板上附着的灰尘、蜘蛛网等污物。室内打扫清理垃圾和废物;铺地板砖的进行洗擦、厨具、桌椅、眠床等家具、被铺、蚊帐全部进行洗涤。通过清洗、打扫把室内全面进行一次卫生大扫除。
莆田有什么民俗特色?
莆田的民俗特色是非常多的,其中妈祖是全世界都非常注重的民俗,并且莆田是妈祖的故乡,还有不得不说的是莆田的元宵节,以及平时的时候都非常注重节日的。
莆田的元宵,具有浓重的民俗色彩,据考证,从正月初二开始,一直延续到农历二月初。这场浩大的狂欢盛典,是莆阳儿女坚毅性格与传统民俗信仰的深刻体现。
妈祖信仰,是中国沿海地区传统民间重要的信仰之一,莆田作为妈祖故里,宫庙不计其数,如明珠散落,遍布各地。
妈祖,是以中国东南沿海为中心的海神信仰,汉族民间信仰崇++之一,又称天上圣母、天后、天后娘娘、天妃、天妃娘娘、湄洲娘妈等
再来说一下莆田的民俗元宵节,莆田的元宵节跟其他地方的元宵节都是不一样的,莆田的元宵有将近一个多月的时间,从正月初二开始,一直延续到农历二月初。这场浩大的狂欢盛典,是莆阳儿女坚毅性格与传统民俗信仰的深刻体现,
莆田元宵源远流长
莆田市地处福建省沿海中部,史称“兴化”、“兴安”,素有“海滨邹鲁”、“文献名邦”之美誉,历史上有过“科甲冠八闽”的鼎盛时期,自唐以来,涌现出2428名进士、21名状元和17名宰相。莆田市“海上和平女神”妈祖的故乡,妈祖信俗是中国首个信俗类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莆田的元宵有千年历史“做大岁”和“元宵月”民俗与450多年前的抗倭之战有关极富地域特色
莆田一年两度春节
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农历十一月二十九,倭寇攻陷兴化府城,占城60余日,洗劫杀戮,哀鸿遍野。次年正月二十九,戚继光入闽抗倭,倭寇弃城而去。逃亡百姓陆续返回家中,掩埋亲友,收拾家园。二月初二,家家户户相互探视伤亡情况,二月初四、初五再举行一次过年仪式。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莆田有哪些独特的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莆田有哪些独特的习俗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