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家乡春节习俗攻略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家乡春节习俗攻略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家乡拜年的形式和风俗?
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十五,整个正月里都洋溢着浓浓的年味。过去的老东北过年讲究多,直到现在老一辈人仍然保留着过去的春节习俗,虽然不如现在过年那样自在随意,但仔细品品,还是过去的年味儿更真,更浓。
三十晚上包饺子
北方人过年有吃饺子的习惯,在大年三十守岁的晚上,一家人聚在一起一边聊天一边包饺子。饺子皮和饺子馅要刚好用完,皮多了或者馅多了,都是有说道的。用来包饺子和地面不能全都用光,要剩点,说这样是年年有余粮。
过年吃的饺子馅也是十分有讲究的,不能想吃什么就吃什么。肯定要吃一顿芹菜馅的,寓意勤勤恳恳;一定不能吃酸菜馅的,酸菜虽然很好吃,但名字总归不是很吉利。
过年包饺子也不能干巴巴的包,要在饺子里加点料。通常都会在饺子里放枚硬币,或者方块糖,预示着有钱、嘴甜。说是能吃到加“料”的饺子会好运连连,小孩子们也会为了吃到“好运”多吃几个饺子,或者是动心眼儿“作弊”。包饺子时,偷摸在旁边做个记号,然后在吃饺子时仔细暗中观察,看哪个饺子里暗藏乾坤。
年夜饭后吃冻货
冻货是东北的特产,也是东北人超级喜欢的一种“休闲食品”。虽然吃冻货这一习惯不是家家都有,但是吃完年夜饭后,把冻梨、冻柿子放在水里缓一会,等化差不多了吃一个,不仅酸甜可口,还提神醒脑。最主要的是,冻货可以解酒、解腻,吃过丰盛的年夜饭后来一个冻梨,绝对使你浑身舒畅。
三十晚上点长灯
大年三十的晚上是不能关灯的,要点长灯。而且在正月十五之前家里都要点着灯笼,老东北人说这事意味着益寿延年、香火不断。如果小孩子不小心关了灯,可是要被骂的,并且新婚夫妇的新房里是不能空着的,必须要留人,而且彻夜点灯。
家乡的风俗习惯?
安徽过年习俗
(1)安徽过春节俗称过年,节日气氛浓厚,无论家人在何处,都要在除夕前赶回家与亲人团聚。
(2)除夕的年夜饭是全年最丰盛的一餐。皖北人吃饺子,皖中和皖南人则在吃饭前要放鞭炮、贴春联、祭祖。祭祖仪式相当讲究,先上菜,菜要10碟,必须有鸡有鱼。
(3)吃饭之前,长辈要用红纸包钱给每个孩子,称为“压岁钱”。饭后,全家人围在一起,边吃瓜子、花生、糖果边聊天,看着中央台的《春节联欢晚会》直到天明,这就是“守岁”。
(4)年初一清早起床后,开门要放鞭炮,祭天地,有的地方称接门神。家人团拜,互相祝贺,吃枣、栗、茶叶、鸡蛋、长寿面,然后出门向其他长辈们拜年。
(5)初一这天不能扫地,茶水也要倒在专备的盆中,不泼出门,意思是不把财气扫(泼)出去。这天一般不劳动,因而有“赶忙三十夜,清闲初一朝”的说法。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家乡春节习俗攻略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家乡春节习俗攻略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