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家乡的风俗习惯_家乡的一种风俗习惯来历内涵

来源:www.xingzuopeidui.com 时间:2023-12-03 08:11 点击:196 编辑:xingzuopeidui.com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家乡过春节特别的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家乡过春节特别的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家乡的风俗习惯?

安徽过年习俗

(1)安徽过春节俗称过年,节日气氛浓厚,无论家人在何处,都要在除夕前赶回家与亲人团聚。

(2)除夕的年夜饭是全年最丰盛的一餐。皖北人吃饺子,皖中和皖南人则在吃饭前要放鞭炮、贴春联、祭祖。祭祖仪式相当讲究,先上菜,菜要10碟,必须有鸡有鱼。

家乡的风俗习惯_家乡的一种风俗习惯来历内涵 - 星座运势

(3)吃饭之前,长辈要用红纸包钱给每个孩子,称为“压岁钱”。饭后,全家人围在一起,边吃瓜子、花生、糖果边聊天,看着中央台的《春节联欢晚会》直到天明,这就是“守岁”。

(4)年初一清早起床后,开门要放鞭炮,祭天地,有的地方称接门神。家人团拜,互相祝贺,吃枣、栗、茶叶、鸡蛋、长寿面,然后出门向其他长辈们拜年。

(5)初一这天不能扫地,茶水也要倒在专备的盆中,不泼出门,意思是不把财气扫(泼)出去。这天一般不劳动,因而有“赶忙三十夜,清闲初一朝”的说法。

家乡的一种风俗习惯来历内涵?

家乡过春节的习俗及历史渊源及其内涵:

守岁

除夕守岁在魏晋时期就有记载,全家老小熬年守岁,欢聚酣饮。

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吃过年夜饭,这是我国普遍存在的除夕守岁的习俗。据史料记载,这种习俗最早起于南北朝,以后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我国人民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屋外时鸣鞭炮,室内围坐看电视,笑语连连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家乡过春节特别的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家乡过春节特别的习俗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近发表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