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立春民间习俗春饼的做法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立春民间习俗春饼的做法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春饼的来历和寓意?
1、传说吃了春饼和其中所包的各种蔬菜,会使人们更加勤(芹)劳,生命更加长久(韭)。
2、立春时,大葱冒出的嫩芽,清香脆嫩,特别是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嫩葱先出,人们尝鲜,也是有“咬春”的意思。
3、吃春饼讲究将和菜包起来,从头吃到尾,叫“有头有尾”,取吉利的意思。
4、立春吃春饼有喜迎春季、祈盼丰收之意。
吃春饼的传说
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有趣的春饼来历故事:相传宋朝年间,一个书生名叫陈皓,有一位贤慧的妻子叫阿玉,两人感情深厚,情投意合。陈皓专心致志读书,但常忘记了吃饭。这可急坏了阿玉,她左思右想,终于想出了做春饼这个办法,春饼既能当饭,又能当菜。陈皓边读书边吃春饼,餐餐吃得香,读书的劲头更足了。
不久,陈皓赴京赶考,阿玉又制作春饼并用油炸,给丈夫当干粮。结果,陈皓得中状元,高兴得把妻子做的春饼干粮,送给考官品尝。考官一吃,赞不绝口,顿时写诗作文,称之为“春卷”。从此,春卷名声大振,传到民间各家各户,形成家家户户都吃春卷的风俗。后来,春卷竞成了地方官吏向皇帝进贡的上等礼品,被雅称为“玉饼”;皇帝赐食群臣,称“玉饼琼肴”,寓意迎春、咬春、祝福。
相传东晋时代,每到立春这一天,人们就将面粉制成的薄饼摊在盘中,加上精美蔬菜食用,故称“春盘”。
到了唐、宋时,这种风气更为盛行。明代以后,春盘、五辛盘又演变为“春饼”。宋朝吴自牧在《梦梁录》中描述:“常熟糍糕,馄饨瓦铃儿,春饼、菜饼、圆子汤。”到了清代,富家或士庶之家也多食春饼。
立春吃春饼的寓意是迎春。立春吃春饼的习俗起源于唐朝,也叫“咬春”。吃春饼就和咱们在元宵节吃元宵一样,都是一个节日寄托。
扩展资料:
吃春饼是中国民间立春饮食风俗之一。在一些地区立春有吃春饼的习俗,东北,北京一带春饼口味最为可口,相传春饼作为潮州传统名小食,是由潮州古代民间小食演变过来的有待考证。 春饼是面粉烙制的薄饼,一般要卷菜而食。
吃春饼讲究将和菜包起来,从头吃到尾,叫“有头有尾”,取吉利的意思。明、清时期,随着烹调技术的发展和提高,春盘改成了小巧玲珑的春卷,不仅是民间的食品,而且成为宫廷的糕点之一,登上了大雅之堂,深受乾隆皇帝的赞赏。
清朝的满汉全席一百二十八道菜点中,春卷是九道点心之一。
春饼是哪里的?
吃春饼是中国民间立春饮食风俗之一。在一些地区(东北、华北等地区)立春有吃春饼的习俗, 春饼是面粉烙制的薄饼,一般要卷菜而食。宋《岁时广记》引唐《四时宝镜》载:“立春日食萝菔、春饼、生菜,号春盘。”从宋到明清,吃春饼之风日盛,且有了皇帝在立春向百官赏赐春盘春饼的记载。
东北春饼酱料的做法?
调料
中筋面粉 (400g)
开水 (190g)
冷水 (20g)
食用油 (1勺)
1/面粉里加入开水用筷子大致搅拌后加入冷水稍拌,静置5分钟。
2/揉匀面团静置半小时。
3/面团揉匀后成圆柱体,平均分为12个剂子
4剂子上少许干面粉。
5/按扁。
6/在面片表面抹油。
7/三片一组。
8/共四组。
9/依次将四组面片擀成大薄片。
10/锅内刷油。
11/全程中小火,放入面饼,加盖半分钟。
12/翻面再半分钟。
13/在锅内用铲子摔几下饼,这样三层饼就自然分开了。
14/为了更透气在锅内用筷子搭个井字。
15/把饼放入锅内加盖即可卷饼所用的各种菜了。(个人喜好即可)。
16/美味又好吃的东北春饼酱料的做法完成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立春民间习俗春饼的做法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立春民间习俗春饼的做法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