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西安灞桥新年风俗_陕西关中中秋节风俗

来源:www.xingzuopeidui.com 时间:2023-12-06 08:02 点击:199 编辑:xingzuopeidui.com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陕西关中正月十五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陕西关中正月十五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西安灞桥新年风俗?

西安灞桥非遗过大年(五):灯影竹韵 新年纳庆

西安灞桥新年风俗_陕西关中中秋节风俗 - 星座运势

西安灞桥非遗过大年:灯影竹韵 新年纳年,灯笼,在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象征着中华文明的灿烂,也象征国家的昌盛繁荣。在陕西民间有个传统的习俗,每年正月里,舅舅必须要给外甥送灯,以示来年“照舅”,茁壮成长。故此娘舅送外甥灯笼已成为陕西人过年必不可少的一个习俗。关中有些地区除夕过后,每天晚上各家小孩都要在街上点蜡烛打灯笼的民间风俗,很有新年气氛,浓浓年味。关中俗语“打灯笼照(旧)舅”说的就是这个事情。另外也有习俗是新婚夫妻第一年由娘家送给新媳妇盏灯笼,叫做追灯或回门灯。除了照明以外,灯笼还有其他意义。每年正月私塾开学时,家长会为子女准备一盏灯笼,由老师点亮,象征学生的前途一片光明,称为“开灯”。后来就由此演变成元宵节提灯笼的习俗。由于字音和“添丁”相近,所以灯笼也用来祈求生子。中国灯笼又统称为灯彩,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工艺品。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后来灯笼就成了中国人喜庆的象征,经过历代灯彩艺人的继承和发展,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品种和高超的工艺水平。从种类上有:宫灯、纱灯、吊灯等等。从造型上分,有人物、山水、花鸟、龙凤、鱼虫等等,除此之外还有专供人们赏玩的走马灯。

白鹿原竹编灯笼已经有300多年历史了,是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更是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白鹿原上,提起竹编灯笼第一人,当属王学坤老人。其编织的火葫芦灯曾参加央视春节晚会和元宵晚会西安分会场上进行展示与编织表演,以古朴的造型,精湛的工艺赢得全国观众的喜爱。白鹿原原高坡陡,居高临下,依山傍水,地势雄伟,产、霸二水环绕四周,原上平坦。鲸鱼沟西北两侧高突,气候适宜竹子生长。居住在鲸鱼沟北侧孙沟村的王学坤老人,世代相传编制竹篾子灯笼手艺(据说已经传承6代人三百余年),农时编制灯笼,每年正月出售。

陕西关中中秋节风俗?

一家人包饺子,吃团圆饭,吃月饼,看中秋晚会,赏月,不过好几年了在西安都没看到月亮🌙。

亲戚朋友离的近的话,还去送礼,主要是月饼,水果,其他礼品跟过年差不多,没啥事还去周边旅游,去秦岭野生动物园,白鹿原影视城,大唐芙蓉园,或者八月十五晚上去城墙赏花灯。

正月22关中有什么风俗?

正月二十二这一天,有部分地区的农村会把谷杆插到粪堆、土丘、水路口、井庄、磨道等处,称为“散甘”,意为从天而降甘霖。此日忌“不善”。普宁陇头正月二十二传统节日迎德盛大哥广东普宁市陇头乡,始建明朝末年前期,距今六百多年,这儿优美环境,地灵人杰,乡民为基本建设桑梓,子子孙孙辛勤,辈辈拼搏,承先启后,继往开来。乡有史以来有一件事为乡民一直传扬着,这件事情变成故乡传统民族节日来源于,它便是陇头正月二十二。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陕西关中正月十五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陕西关中正月十五习俗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近发表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