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端午习俗习惯

来源:www.xingzuopeidui.com 时间:2023-12-08 16:22 点击:202 编辑:xingzuopeidui.com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端午习俗习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端午习俗习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

端午节的习俗还是蛮多的,不过赛龙舟估计是全国通用的,给大家介绍一下莆田的端午节习俗吧,莆田端午节也称之为是五日节。

童谣唱道:

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端午习俗习惯 - 星座运势

“初一糕,初二粽,

初三螺,初四艾,

初五扒龙船,初六嘴企企……”

端午节,我们莆田方言称之为“五日节”。节时,一家人开始忙碌起来,洒扫庭除,吃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悬艾叶菖蒲、挂荷包和拴五色丝线......

今天小编带着大家

一起遨游一下

这“五日节”吧 !

初一糕

“初一糕”即指农历五月初一,全家男女老少都要吃上一口糕,这个“糕”,多为枫亭糕,也可以食米糕,寓意节节高。

初二粽

五月初二,包粽子。首先要准备好粽子叶,包粽子的粽子叶一般是苇叶,用在包粽子上就被称为粽叶。其次则是准备粽子里面的馅料,将馅料置于粽叶中,粽子则完成了。外形也比较多样化。比较常见的有菱形、多边形、柱形(马脚粽或马腿粽)。

“初三螺”

“初三螺”是指初三这一天家家吃螺,莆仙地处沿海,海产品丰富,吃螺可以医治短脖病,也可明目。

“初四艾”

“初四艾”是指初四早上,各家在门和窗框上插上艾草、菖蒲,寓意辟邪。

初五扒龙船

“初五扒龙船”是指在初五时莆田一些地方会举办龙舟赛。龙舟竞赛已然成为一项水上体育运动,只有水乡才有此项活动。端午节赛龙舟的民间传说一是借划龙舟追赶拯救投江的屈原,二是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肉身。后来,竞渡之习不断盛行开来,如今,演变为一种民间水上健身竞技活动。

端午安康

中秋节端午节的民俗?

中秋节的习俗:赏月,祭月,玩月,吃月饼,烧斗香,走月亮,曳石,买兔儿爷,广州一带“树中秋”。

其他习俗:1、中秋婚育俗信,如:偷瓜送子、照月得子、乞月为媒、偷菜求郎等。

2、中秋敬老习俗

3、中秋观潮、赏桂之俗

4、中秋吃“兽头”,打响鞭之俗

5、中秋吃螃蟹、枣、栗子

端午有哪些传统习俗

1、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它最早当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龙神的一种祭祀活动,其起源有可能始于原始社会末期。已流传两千多年。史书记载,赛龙舟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兴起的。由此可见,赛龙舟不仅是一种体育娱乐活动,更体现出人们心中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2、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小巧可爱。在中国某些南方城市,青年男女还用香囊来表达浓浓爱意。

3、悬艾

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户户都要洒扫庭院,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4、悬钟馗像

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唐明皇开元,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大鬼则穿蓝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端午习俗习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端午习俗习惯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近发表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