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端午的传统和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端午的传统和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秋节端午节的民俗?
中秋节的习俗:赏月,祭月,玩月,吃月饼,烧斗香,走月亮,曳石,买兔儿爷,广州一带“树中秋”。
其他习俗:1、中秋婚育俗信,如:偷瓜送子、照月得子、乞月为媒、偷菜求郎等。
2、中秋敬老习俗
3、中秋观潮、赏桂之俗
4、中秋吃“兽头”,打响鞭之俗
5、中秋吃螃蟹、枣、栗子
端午有哪些传统习俗
1、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它最早当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龙神的一种祭祀活动,其起源有可能始于原始社会末期。已流传两千多年。史书记载,赛龙舟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兴起的。由此可见,赛龙舟不仅是一种体育娱乐活动,更体现出人们心中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2、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小巧可爱。在中国某些南方城市,青年男女还用香囊来表达浓浓爱意。
3、悬艾
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户户都要洒扫庭院,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4、悬钟馗像
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唐明皇开元,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大鬼则穿蓝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
元宵节、端午节、七夕节的各种习俗是什么呀?
1、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吃粽子、划龙舟、炸菜角之类的纪念屈原。
2、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吃元宵、赏花灯、猜谜语吃团圆饭 。
3、 七夕节,中国传统节日,又称七巧节、七姐节、女儿节、乞巧节、七娘会、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有什么习俗?
中国的传统节日共计约13个,相关习俗如下:
1、除夕(腊月最后一天)
北方人风俗大致一致,过年包饺子、蒸馍等等;而南方各地则风俗不同,如做年糕、包粽子、煮汤圆、吃米饭等等,南方不同的地域有着诸多不同的过年风俗。水饺形似“元宝”,年糕音似“年高”,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头。
2、春节(正月初一)
守岁放鞭炮 贴春联 拜年 吃饺子 吃香肠,腊肉 看春晚(近年来才有)。
3、元宵节(正月十五)
由于元宵有张灯、看灯的习俗,民间又习称为“灯节”。此外还有吃元宵、踩高跷、猜灯谜、去百病、舞龙、赏花灯、舞狮子等风俗。
4、寒食节(清明节前一天)
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将绵山改为“介山”,立祠祭祀介子推,并把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全国禁动烟火,只吃冷食。后来便形成了在这天寒食、扫墓的风俗。
5、清明节(阳历:4月5日前后)
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6、上巳节(农历:三月初三)
上巳节起源于兰汤辟邪的巫术活动,在这项活动中,兰草被用作灵物。主要习俗有祭神,斋戒,沐浴用兰汤。
7、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挂艾叶、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端午的传统和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端午的传统和习俗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