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端午节都有什么习俗,端午有哪些好习俗

来源:www.xingzuopeidui.com 时间:2023-12-08 20:04 点击:117 编辑:xingzuopeidui.com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端午有哪些好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端午有哪些好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端午节有三个什么习俗?

一、端午节,当然一定要吃粽子

吃粽子,是端午节最古老的习俗。

端午节都有什么习俗,端午有哪些好习俗 - 星座运势

粽子大家都很熟悉,但许多人不知道的是,端午,最早人们吃的不是粽子,而是“枭羹”。

《史记》中就曾记载:“汉便东郡送枭,五月五日为枭羹以赐百官。以恶鸟,故食之。”因为吃的多了,所以枭渐渐地就越来说少,捕捉起来颇为不易,所以“枭羹”的习俗也就没有流传下来。

到了东汉,便已经出现了吃粽子的习俗,但一直到晋朝,粽子才演变成端午的主要食品。

关于吃粽子的起源有很多,但人们大多都愿意把粽子和屈原连接在一起。

屈原

屈原,战国时期楚国人,曾担任“左徒”一职。

屈原非常热爱自己的国家,忠孝仁义的气节让屈原衷心的履行着作为一名臣子的职责,所以对于朝廷中他觉得不对的,都要直言规劝。

关于屈原谏言的故事在《史记·屈原列传》、《无能子》、《新列国志》、《清宫禁二年记》中均有记载。

在屈原看来,谏言是臣子应尽的责任,但他忘了,谏言本身就有弊端,作为一国之君,对于自己不喜欢的谏言是可以依律处理的。

屈原一生三次被流放,可谓十分不得志,但即便如此,他也从内心深处热爱着自己的国家。所以当楚国的都城郢都沦陷的消息传来的时候,已经76岁的屈原留下了伤心的泪水,这些泪水是为已经死去的楚国人民的哀悼,也是为再也无法实现的信念而哀悼。

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流浪到湖南洞庭湖的屈原投汨罗江,殉国而死。

大家都知道屈原是忠臣,所以每到五月初五,人们都会带着实物来纪念他。

吃粽子是楚国的风俗,为了纪念他,每到这一天,人们就将包好的粽子煮熟之后投到汨罗江里,鱼吃饱了,就不会伤害屈原。

端午节都有什么习俗?

端午节习俗主要有扒龙舟、祭龙、采草药、挂艾草与菖蒲、++祭祖、洗草药水、打午时水、浸龙舟水、食粽、放纸鸢、睇龙船、拴五色丝线、薰苍术、佩香囊等等。

端午节的风俗是什么?

端午节的风俗是:

1、端午节习俗: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其实,“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2、端午节习俗: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3、端午节习俗:写符念咒

古人认为,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因此端午节这天一定要在室内挂避邪驱鬼的符咒。而且挂驱鬼符还有一些严格的仪式,例如说必须在端午日出或正午时书写,书写材料用生朱,砚内、书写人口中必须放上硝石等等。

4、端午节习俗:端午吃粽子

端午吃粽子是我国的传统习俗,不过在郴州苏仙区坳上古村有着特别的吃乌米粽的习俗。坳上乌米粽属当地独创具有食疗效果的美味佳肴,是由山上野外的乌饭树叶、择子柴叶、金刚刺嫩头、枫香树嫩叶等十余种能食用的树叶将其洗净捣碎,过滤挤汁,再浸泡在糯米中,里面放有叉烧、咸蛋黄等馅,清蒸出来,香味四溢,不油腻,还具有健胃消食,祛风除湿,清凉解毒之功效。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端午有哪些好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端午有哪些好习俗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近发表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