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有关端午习俗的童谣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有关端午习俗的童谣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有关端午的童谣诗词?
关于端午的童谣有
歌谣1:端午节,艳阳照,家家门上插艾蒿。挂丝线,戴香包,娃娃乐得蹦又跳。吃粽子,划龙船,纪念屈原永记牢。
歌谣2:五月五,是端午,小朋友们来跳舞。吃粽子,赛龙舟,高高兴兴过端午。
歌谣3:棕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歌谣4: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关于端午的诗词有
诗词1:《五月五日》宋 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解析】这首诗的大意为:屈原已沉江自杀,楚人为他的不被容纳而悲哀。哪里能制止谗言,只不过试图驱赶蛟龙罢了。没有消除屈原生前的撼恨,反而追寻他死后的遗踪。只留下碧绿的沅湘水,倒映着山峰的影子。
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梅尧臣立志要做个圣明君王的贤臣,然而他却没有遇到圣君。梅公虽然在位途上极不得意,而在诗坛上却享有盛名,他怀着无限的悲愤、苦闷、渴望和痛苦的心情,写出了《五月五日》,借屈原以抒发他的“不遇”情怀。
诗词2:《浣溪沙·端午》宋 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
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解析】苏轼的这首《浣溪沙·端午》是苏轼为自己的侍妾朝云所作的一篇词,描写了端午习俗的。词的大意为:微微小汗湿透了碧色薄绸,明日端午节一定要浴兰汤。参与者人山人海,梳洗后剩下的香粉胭脂随水流入河中,布满河面。你将那五彩花线轻轻地缠在玉色手臂上,小小的符篆斜挂在发髻上。只祈愿能与相爱的人天长地久,白头偕老。全词是篇民俗诗,充满了浓郁的古老民俗气息。
端午节12大童谣古诗?
端午节的诗词和歌谣:诗词
《五月五日 》(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和端午》 (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已酉端午》 (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端午》 (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竞渡诗》 (唐·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端午节的诗词和歌谣:歌谣
1.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五月节,天气热,放下锄头歇一歇;山上清风爽,杨梅红出血。
五月五,是端午,背个竹篓入山谷;溪边百草香,最香是菖蒲。
2.棕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3.五月节,天气热,放下锄头歇一歇;山上清风爽,杨梅红出血。
4.五月五,是端午,背个竹篓入山谷;溪边百草香,最香是菖蒲。”
5.五月五日午,天师骑艾虎;薄剑斩百邪鬼入虎品。(陕西)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有关端午习俗的童谣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有关端午习俗的童谣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