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五月五端午节潮汕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五月五端午节潮汕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潮汕地区农历六月初五的由来?
去年六月初六后,今年六月初五前去世的人(称为“新鬼”,只限一年内去世的),会在六月初六子时(就是12点到2点)过奈何桥,过桥之前,家里都在六月初五晚上祭拜,所以新鬼都要回家。家里有新去世的,就不用插桃枝,以免新鬼进不了家门;没新去世的就都在门窗上插桃枝,以免有进错门的。
担西瓜的祭品中一定得有一个大西瓜和一块煮熟的猪肉,和一些别的没特定的祭品。西瓜用一个竹篮子装着,再用扁担一头串着篮子上的竹环,一头放地上,据说是让新鬼一头挑西瓜,一头挑着其它祭品过奈何桥,路上可以贿赂鬼差用的,以便顺利过桥。后来有一个人家里穷,没钱买肉,就给新去世的家里人拜了一个西瓜,新鬼在过奈何桥的时候,别的鬼都用肉贿赂鬼差,他没有肉,就给了鬼差一个西瓜,也得以顺利过桥。
后来每到六月初六,个个都用西瓜跟猪肉来作祭品。只是现在那种气氛少了些许,但传统做法依旧如故,说明该民俗以对潮人的影响有多深。
过桥节
潮汕六月六,中国民间传统节日。时为农历六月六日。相传此节为纪念女娲炼石补天,又说为龙王爷晒鳞。届时,民间争先晾晒衣物。据《澄每县志》载:五月五日为端午节,用粽子拜祖先,并互相赠送;《西游记》里有个离奇故事:唐太宗因泾河龙王告了一状,被阎罗王 请到阴间对质,丞相魏征致函判官崔珏,将李世民的阳寿延长二十年。
潮汕端午节要洗什么水?
1. 潮汕端午节要洗五色水。
2. 五色水是指红、黄、蓝、绿、白五种颜色的水,代表着五行五方,寓意着祈求吉祥、平安、健康等。
3. 洗五色水的方式有很多种,可以用不同的颜色食材来制作,如红枣、黄豆、蓝莓、绿茶、白糖等。
此外,还可以在水中加入龙眼、桂圆、花生等食材,增加香甜味道。
洗好的五色水可以用来沐浴、洗脸、擦身体等,也可以倒在门口或庭院,祈求家庭平安、人们健康长寿。
洗龙须水,喝龙须水
民间传说五月初五是龙的生日,这一天龙抬头喷出来的水叫做龙须水,龙须水能治病和使人身体强壮,故以往潮汕人家在端午早上就到外面坑沟、水沟、溪河取水,置于自家水缸里供全家人吃喝,而今,每逢端午节男人们更喜欢纵身江河湖海中游泳,女人们则取水洗头。
龙须水
在潮汕,端午节有洗龙须水的习俗,今天是端午小长假期首日,我市天气晴好,不少市民就选择到南澳赏美景、品美食、畅洗龙须水,收获一份好心情。洗龙须水,沾“龙气”,也是潮汕地区的端午习俗之一,按照我国的民间传说,农历五月初五,是龙的生日,这一天,龙抬头喷出来的水可以治病,使人身体健壮。
在我们老家潮汕,端午节,午时12点,都会装一盆清凉透顶的井水,水里面好像放了一把菖叶,用来消毒祛暑的,
我们长大了,走出外面,都觉得是繁文缛节,现在想起来这个午时水,其实很不错的,对一家人的健康非常好,
民间有很多古老的习俗,蕴藏着很多养生和健康的道理,希望这些习俗能保存下来,
一岁一端午,祝大家端午安康,平安健康。
潮州端午节习俗有哪些?
潮州端午节的传统风俗有:
1、在潮汕地区,栀粿一年里仅有在端午节时才有销售。潮汕人家端午食栀粿,希望清热祛疫助消化,制作栀粿需将采摘下的栀子洗净捣碎,浸泡滤渣成为黄色汁液,后与糯米浆搓匀,放入专用粿帕,装入蒸笼蒸熟。蒸熟后的栀粿呈棕黄色。放凉后食用,食用时不用刀切,而用纱线牵拉切成小片,蘸着白砂糖吃。
2、潮汕人家,端午相沿要在门楣、门环以至屋檐下,悬挂一束束用“红头绳”系扎着的艾草、菖蒲、榴花、蒜头、龙船花共合为五种称“五瑞”,旧俗传为“合五”以招屈原之魂,其实,古代潮人先贤是针对“恶月”瘟疫猖獗而采取的防疫保健措施,意在驱瘟辟邪。
3、潮汕人有时将端午节称为“漏屎(拉稀)节”。在这时节,除了要服食圣甘枳和朴籽粿,还吃食真珠花菜(白花艾),用黄栀和蒲姜石灰制成的“栀粿”,或者用凉粉草做成的草粿等食物。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五月五端午节潮汕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五月五端午节潮汕习俗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