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傣族泼水节的风俗介绍儿童,傣族人的泼水节有哪些习俗

来源:www.xingzuopeidui.com 时间:2023-12-12 12:25 点击:190 编辑:xingzuopeidui.com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傣族人的泼水节有哪些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傣族人的泼水节有哪些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泼水节有什么风俗民情?

泼水节来临,傣家人便忙着杀猪、杀鸡、酿酒,还要做许多“毫诺索”(年糕)以及用糯米做成的多种粑粑,在节日里食用,泼水节历时三日:第一天为“麦日”,类似于农历除夕,傣语叫“宛多尚罕”,意思是送旧。此时人们要收拾房屋,打扫卫生,准备年饭和节间的划龙舟、放高升、文艺表演等各种活动。

傣族泼水节的风俗介绍儿童,傣族人的泼水节有哪些习俗 - 星座运势

第二天称为“恼日”,“恼”意为“空”,按习惯这一日既不属前一年,亦不属后一年,故为“空日”,这天通常要举行泼水活动,纪念为民除害的天女,以圣洁之水消灾免难,互祝平安幸福;第三天叫“麦帕雅晚玛”,据称此麦帕雅晚玛的英灵带着新历返回人间之日,人们习惯将这一天视为"日子之王来临",是傣历的元旦。

泼水节是中国和东南亚地区传统的节日活动,有丰富多彩的风俗民情。
在泼水节期间,人们会相互泼水,这象征着消除烦恼和带来好运。
此外,在泼水节期间,还有许多其他有趣的活动,如戴彩色丝带、装扮身体、吃传统节日食品等。
同时,泼水节也是一个拉近人与人之间距离的好机会,能够促进人们之间的交流和友谊。

傣族泼水节的风俗介绍儿童?

傣族泼水节,是一个具有民族特点和民族风格的地方,那里有一个传统节日——泼水节。时间在每年四月。按时序计算,阳历的四月,相当于傣历正月。泼水节也就是傣历新年节,按照传统习惯,这一天清早,人们要采来鲜花绿叶到佛寺供奉,担来碧澄清水为佛像洗尘。做完这些以后,群众性的相互泼水就开始了,只见一群群男女青年,用铜钵,脸盆盛水,涌出大街小巷,嬉戏追逐,逢人便泼,从头到脚,全身湿透。

泼水节是什么民族的习俗?

泼水节,是傣族的民族习俗。德宏傣语称“摆爽南”,德昂语称“拱拍”,阿昌人称“浇花节”。它是傣历新年;也是佛教节日,即浴佛节或佛诞节;是从印度的“洒红节”和到圣河沐浴的习俗衍变而来。泼水节有浴佛、过年、祈雨、迎春耕、祝愿人畜兴旺和五谷丰登之意,在巴利语系佛教文化圈内,它是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其传说较多,现德宏普遍流传的是民女智杀魔王,但魔头落地即起火,于是民女们只好轮流抱魔头,一人抱一天,交换时互相泼水冲洗的传说。

节期是傣历十二月三十一日至一月二日,约在清明后7至10天后举行,一般欢庆3至7天。

泼水节是傣族的习俗

泼水节(Water-Splashing Festival)是中国傣族的一个重要传统节日,具有悠久的历史。泼水节通常在农历的四月中旬举行,约持续三天左右。在这期间,傣族人民会用清水相互泼水,祈求洗去一年的烦恼和不幸,迎来新的开始和好运。泼水节也是傣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傣族人民的生活方式、信仰和习俗。

泼水节是傣族、阿昌族、布朗族、佤族、德昂族以及一些泰语民族的传统节日。

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相当于公历的四月中旬,一般持续3至7天。泼水节是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对于了解少数民族特征有着重要的作用。

傣族泼水节知识?

傣族泼水节,流行于云南省傣族人民聚居地的传统节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泼水节又名“浴佛节”,傣语称为“桑堪比迈”(意为新年),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区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区的傣族又称此节日为“尚罕”和“尚键”,两名称均源于梵语,意为周转、变更和转移,指太阳已经在黄道十二宫运转一周开始向新的一年过渡。阿昌、德昂、布朗、佤等族过这一节日。柬埔寨、泰国、缅甸、老挝等国也过泼水节。泼水节一般在傣历六月中旬(即农历清明前后十天左右)举行,是西双版纳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其内容包括民俗活动、艺术表演、经贸交流等类别,具体节日活动有泼水、赶摆、赛龙舟、浴佛、诵经、章哈演唱和孔雀舞、白象舞表演等。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傣族人的泼水节有哪些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傣族人的泼水节有哪些习俗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近发表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