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哈尼族火把节的习俗是什么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哈尼族火把节的习俗是什么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火把节的家乡风俗?
火把节是彝、白、纳西、基诺、拉祜等民族的古老而重要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蜚声海内外,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日,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在新时代,火把节被赋予了新的民俗功能,产生了新的形式。
火把节是哈尼族的隆重节日吗?
“六月年”是哈尼族的火把节,也是哈尼族最隆重的节日之一,哈尼人称之为“吃扎扎”节或“苦鲁节”。哈尼族的“吃扎扎”节在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三日至二十六日。想其他民族的火把节一样,哈尼人也在火把节是燃烧火把,不同的是,哈尼人点燃火把的那一天,已经是他们的火把节的第四天。
哈尼族火把节的第四天是最后一天,也是最热闹的一天。这天,各家都用松木柴札火把,因为一年有12个月,所以每个火把都要扎上12道绳子,闰年则扎13道,象征“月月平安”;同时,还由全村寨的人共同扎一个大火把,安置在村中较开阔的地方,象征全村寨的人兴旺发达。天黑以后,哈尼人便点燃自家的小火把,遍照家中的每一角落,借此“驱除鬼怪”,然后由家中的男孩把火把送出村外,以示将鬼怪驱向远方;另外,有些地方的哈尼人还举着小火把到田埂上走一走,以此象征驱逐虫害,求的丰收。最后,全村老幼集中到大火把下,点燃大火把,围着火把唱歌跳舞,熊熊的火焰映红舞者的笑脸。
元江火把节文案?
元江火把节是云南省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三月十五举行。节日当天,人们身着传统服饰,手持火把,集结成队伍++庆祝。火把高高举起,熊熊燃烧,照亮夜空,象征着驱邪祈福、祈求丰收。++队伍中还有舞龙舞狮、锣鼓喧天的表演,热闹非凡。元江火把节是哈尼族人民传承和展示自己文化的重要方式,也是吸引游客了解和体验哈尼族文化的重要节日活动。
除了泼水节,还有哪些少数民族的节日?
1、开年节
那坡县彝族传统节日。彝语称“嘈堂创”,意为节日的开头。每年正月初八、初九举行。活动内容为:聚众祭祖;占定当年重大节日歌舞和族祭头面人物;为当年各种节日活动集资筹粮。
2、护林节
彝族传统节日。亦称忌欢节。流传于隆林、那坡县部分彝族区。分别于农历三月初三和五月十六日举行。古代彝族靠山吃山,形成花卉树木有灵的观念,每年春夏草木和农作物萌发时,择日敬祭草木和作物幽魂,以示保护它们茁壮生长。那坡县彝族还于节日期间组织象征性的“打猎”活动,数名小伙子分别扮猎人、猎犬和猎兽,在林中嬉戏狩猎。从节日当天起,将铜鼓、葫芦笙和彝胡等乐器封存起来,宣告一年一度的禁忌期开始,直至十月初十才开禁。
3、跳弓节
那坡县彝族传统节日。亦称跳公节。彝语称卡契、孔稿、嘈契。每年农历四月中旬举行。具体时间因村屯而别。相传古时候,彝族祖先出寨抵御敌人,于四月上旬至中旬陆续获胜还乡,族人设宴及歌舞庆贺,沿袭成俗。北宋始有该项活动。分大跳和小跳。9年举行1次大跳,每次6~9天。每年举行1次小跳,每次3天半。人们围绕金竹丝开展歌舞活动,邻近村民来观赏和道贺,场外有临时集市贸易。
4、盘王节
瑶族纪念祖先的传统节日。亦称“做盘王”、“跑盘王”、“还盘王愿”、“还祖公愿”。各地节期不一。一般秋收后举行。1984年8月17~20日,在南宁召开的全国瑶族代表座谈会,通过以农历十月十六日为盘王节。相传,盘护为评王击败高王,娶评王三个公主为妻,被封为盘王,生育6男6女。后盘王上山打猎,被羚羊撞落山崖而死。后人为了纪念盘王始祖恩德,伐梓木作鼓,取羚羊皮蒙之,击鼓庆祝。由于时值秋收后进行,含有庆丰收意义。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哈尼族火把节的习俗是什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哈尼族火把节的习俗是什么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