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广东元宵节的民间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广东元宵节的民间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广东拜年习俗?
第一:就是大扫除了,有俗语说年廿八洗邋遢啊,春节将至,辞旧迎新,一般都是在小年(农历23号)到除夕之前大搞卫生,晒衣服晒被单清洗家具刷新厨房等等,家家户户都要把屋里屋外打扫干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一家大小男女老少都要剪头发,洗头发,过年了,中国人的习俗是不能把旧的、脏的东西带到新的一年里,所以,大扫除的时候要清理掉一些不用的东西比如不穿的衣服,或者坏掉的家具厨具等统统丢掉,然后换上新的,寓意新的一年新的开始!
第二:就是贴春联了,在除夕这一天,吃过午饭后就开始贴春联了,中国南北方贴春联时间略有不同,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增加春节气息,迎接春节的到来。
第三:就是团年饭(年夜饭),顾名思义,是一家大小在除夕夜欢聚在一起吃饭。团年饭,饱含和凝聚着浓浓的亲情,特别受中国人的注重。吃团年饭要一家人别受中国人的注重。吃团年饭要一家人齐齐整整,团团圆圆,还特别讲究菜式。团年饭特别看重“好意头”,菜式就代表着深深的寓意。如鱼(象征“年年有余”)、蚝狮(音取“好事”、“好市”)、发菜、生菜(音取“发财”、“生财”),凤爪扒金钱(即鸡脚冬菇,意寓“招财进宝”)等等,每年团年饭都是菜色多样,非常的丰盛,一家大小有说有笑、喜气洋洋的吃团圆饭,充满了幸福快乐的节日气息!
第四:就是逛花市,就是在除夕这天吃好团年饭后,一家大小就开始开开心心的出来行花街啦,这个是广东省特有的传统习俗。春节逛花市的风俗,据说以前在中国唯广州独有,花市,老广州叫“花街”,粤语说“唔行花街唔算过年”,就是说不逛花市不算过年。慢慢的就发展到了广东省内其他城市,成为了广东人过春节的习俗。迎春花市一般也是从小年(腊月农历23)开始摆摊售卖,花市会一直摆到除夕午夜。 一般花市最旺就是年三十晚了。逛花市,行花街,单身狗可以买桃花,寓意走桃花运在新的一年里找到心仪的女朋友,据数据表明每一年花市桃花都是卖的最旺的,再买些年桔、玫瑰花、水仙花、百合与杜鹃花等等,把万紫千红带回家中,寓意一年花开富贵,万紫千红,大吉大利。
广东客家人的风俗?
广东客家人风俗
1、赠月饼
客家人热情好客,中秋佳节亲朋间用互赠月饼来传递祝福。客家地区的月饼,除普通月饼外,有“五仁月饼”,还有一种用糯米粉加糖压制成大小不一的圆形糕。
据客家民间相传,元末朱元漳起义,在月饼内夹纸条传递统一一号令,在中秋之夜举事。史载,客家人先祖参与反元起义者甚众。此传说为客家的中秋节吃月饼赋予了特殊意义。
2、敬月光
每逢中秋圆月升起时,客家的人们早早便在庭院、楼台,或屋前的禾坪对着月亮升起的地方,摆出月饼、花生、柚子等果品,准备“敬月光”活动。
拜过月后,一家大小在外面赏月、吃东西。赏月是大人们的事,小孩子一般不会端端正正的坐在那里赏月,而是在皎洁的月色下追逐嬉戏,此时是他们的天堂。而吃东西则是有些讲究的。家长往往先让大家吃这些祭过月神的祭品。梅县人的说法是,吃了这些祭品更“乖”,吃了有福气的,吃了会更吉利。
3、唱山歌
月下对歌是被誉为“山歌之乡”的客都梅州一项长盛不衰的中秋活动。很多地方过中秋的时候都有唱山歌、斗山歌的活动。像在梅县、松口这些地方都非常盛行唱山歌,到了八月半就显得特别热闹。
“月光华华照山坡,山峦山岭树山多,中秋客家山歌日,山上山下唱山歌。”客家山村的乡亲们围坐在一起,对月当歌,赏月谈心,这就是客家人特有的山歌中秋夜。
4、捧菜篮姊
客家传统的中秋节除以上的活动外,还有一习俗:叫“捧菜篮姊”又叫“捧月华姊”(捧即抬也),这一习俗在客家农村长盛不衰。每到中秋月圆之夜,各家各户男女老幼在皓月当空,一家人喜气洋洋,摆上月饼、果品之类焚香祈祷、化财帛(这一过程叫中秋赏月接月华姊)之后,一家人团坐分吃月饼、饮茶,共享无伦之乐。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广东元宵节的民间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广东元宵节的民间习俗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