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二十四节气时间及传统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二十四节气时间及传统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2424节气时间与习俗?
时间
一、春季
1、立春:公历2月3-5日交节。
2、雨水:公历2月18-20日交节。
3、惊蛰:公历3月05-07日交节。
4、春分:公历3月20-22日交节。
5、清明:公历4月04-06日交节。
6、谷雨:公历4月19-21日交节
二、夏季
1、立夏:公历5月05-07日交节。
2、小满:斗公历5月20-22日交节。
3、芒种:公历6月05-07日交节。
4、夏至:公历6月21-22日交节。
5、小暑:公历7月06-08日交节。
6、大暑:公历7月22-24日交节。
三、秋季
1、立秋:公历8月07-09日交节。
2、处暑:公历8月22-24日交节。
3、白露:公历9月07-09日交节。
4、秋分:公历9月22-24日交节。
5、寒露:公历10月08-09日交节。
6、霜降:公历10月23-24日交节。
四、冬季
1、立冬:公历11月7-8日交节。
2、小雪:公历11月22-23日交节。
3、大雪:公历12月6-8日交节
4、冬至:公历12月21-23日交节。
5、小寒:公历1月5-7日交节。
6、大寒:公历1月20-21日交节。
习俗
1、立春祭
立春祭活动内容包括祭春神(主管农事的春神句芒亦称芒神)、太岁、土地等众神,还有鞭春牛、迎春、探春、咬春等活动。
2、籍田
古代在立春日举行的籍田礼,籍田的内容包涵有对地母的祈求。在籍田仪式后聚饮,这是后世“团拜”和“贺年”的一种雏型的仪俗。
24节气的风俗和传说?
1、立春
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这一天后,草木复苏,万物始生,春天到来。在三千年前的周朝,就有迎“春”仪式,天子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祭拜居住在东方的芒神,祈求丰收。
2、雨水
雨水后,降雨增多。桃花梨花含苞,草地树梢多了一丝绿意,忙碌的春耕也开始了。出嫁的女儿要带着自己的丈夫,提着两把藤椅和“罐罐肉”,回娘家看父母,有孩子的,还要为自己的儿女拉保保(父母给孩子认干爹干妈的意思)。
3、惊蛰
正如其名中的“惊”,轰轰轰,冬眠的小动物全被春雷震醒,除了要为庄稼防虫,这一天,还要“打小人”驱走霉运。因为“梨”与“离”同音,惊蛰这天,吃梨成了保留节目。
4、春分
春分一天,昼夜平分,寓意公平,古人会在这一天校对度量衡器具。此外,每年这一天,无论男女老少,都“童心未泯”地玩着同样一个游戏:让圆滚滚的鸡蛋立起来。这个看似简单又高难度的游戏延续了数千年。
5、清明
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这日的很多习俗与郊游踏青有关:荡秋千、放风筝、蹴鞠、插柳。清明这个节气很纠结,既有思念故人的悲伤,又有踏青赏景的惬意。
6、谷雨
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巴蜀等地开始下起夜雨。除了农作,古人们在谷雨做的事情还很多:青年妇女要“走谷雨”,即野外散步;南方要采谷雨茶,传说可以清火、明目,还能辟邪;北方要吃香椿,提高免疫力。
7、立夏
立夏之后,万物从初生进入了繁茂。其实,按气象学意义,立夏并不是就到了夏天。不少人爱吃的茶叶蛋是因“立夏”而来,它可是这天最经典的食物,听说立夏日吃了鸡蛋可以祈祷夏日平安。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二十四节气时间及传统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二十四节气时间及传统习俗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