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古诗拜新月的大意,拜新月是古代的一种习俗

来源:www.xingzuopeidui.com 时间:2023-12-19 17:33 点击:139 编辑:xingzuopeidui.com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拜新月是古代的一种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拜新月是古代的一种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古诗拜新月的大意?

解释:撩开门帘,只见一轮新月悬挂夜空,急急蹑下台阶,双手合在胸前,深深地拜。对着新月细语喃喃,旁人难以听清,只有微微的寒风,吹起那盈盈纤柔的裙带。

《拜新月》注释

  ⑴拜新月:唐教坊曲名。拜新月起源于远古对月亮的崇拜,但在唐代才正式形成风俗。拜新月的时间是在七夕(农历七月初七)或中秋节之夜。古代妇女拜新月是为了祈求夫妻团圆、幸福长寿。拜:叩拜。

古诗拜新月的大意,拜新月是古代的一种习俗 - 星座运势

  ⑵开帘:撩开门帘。

  ⑶即:立即。

  ⑷细语:指少女对月喃喃细语,悄悄倾诉心里的话。古代有月下老人主管人间婚姻的传说。

为什么年年都要拜月?

如果要追溯中秋节的起源,这得说到上古时期。上古时期,祭月活动就已经存在了。帝王们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间也有祭月的习俗。到唐朝时期,中秋逐渐固定,中秋这一天,人们便会祭月。后来赏月逐渐替代了祭月,所以中秋,也逐渐演变为娱乐性较高的节日。

拜月活动在唐朝盛行,拜月的主体一般都是女人或是少女。他们拜新月的习俗,一直延续到后世。为什么要拜月呢?因为,古时人们觉得“月老”是掌管人们姻缘的神,古代妇女用拜月的方式来表明自己的心愿以及思念。

未出嫁的闺中之女,在中秋时节,看到新月便随地而拜,乞求“月老”能给自己“牵线”,得到一份美好的爱情。人们觉得,拜月的心越诚,那么,自己的心愿就越有可能实现。从实际出发,在中秋拜月,其实一种自己美好愿望的表现方式罢了。

拜新月最后一句是吹罗带还是吹裙带?

拜新月最后一句应该是吹罗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罗带是一种象征着吉祥如意的装饰品,通常用于祭祀、节日庆典等场合。而裙带则是女性服饰的一部分,与拜月的仪式无关。因此,吹罗带更符合文化传统和语境意义。此外,吹罗带也有驱邪避灾的寓意,可以保佑人们平安顺遂,祈求幸福美好的未来。

开帘见新月便即下阶拜指什么动物?

不是指的动物。指的是人

唐代女性中秋“拜月”——“开帘见新月,便即下阶拜”

我国自古就有在中秋节祭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相传在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的仪式。魏晋之时,民间便开始有了中秋赏月之举,但尚未形成习俗。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拜新月是古代的一种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拜新月是古代的一种习俗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近发表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