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元宵节的民俗活动,元宵节是什么时候习俗有哪些

来源:www.xingzuopeidui.com 时间:2023-12-20 08:43 点击:156 编辑:xingzuopeidui.com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元宵节是什么时候习俗有哪些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元宵节是什么时候习俗有哪些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元宵节的习俗有什么?

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等。

元宵节的民俗活动,元宵节是什么时候习俗有哪些 - 星座运势

元宵节(别称:上元节、天官节、春灯节、小正月、元夕。)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节日起源:

相传,汉文帝(前179—前157年)为庆祝周勃于正月十五勘平诸吕之乱,每逢此夜,必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称元月,汉文帝就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这一夜就叫元宵。司马迁创建《太初历》,将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

元宵节的习俗有吃元宵,元宵即汤圆,有团团圆圆和和美美,日子越过越红火的意思。

送花灯,有添丁吉兆。

耍龙灯,舞狮子有消灾除害,求吉纳福的意思。猜灯谜增添节日氛围,能启迪智慧。

闹花灯,踩高跷,高跷寓意高升。

迎紫姑,祭门,祭户,走百病,逐鼠,划旱船。

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 宝"。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

元宵节的民俗活动?

1、吃元宵

元宵也叫汤圆,寓意喜庆,团团圆圆,和和美美。元宵节吃“元宵”是我国的传统习俗。

2、放烟花

元宵节放烟花爆竹最是代表喜庆的活动了,那种男女老少齐出动的热闹气氛是别个时候没有的。

3、赏花灯

赏花灯也是元宵节的一项重要活动,每年的正月十五之前,各地大商场、庙会、公园等公共场合便早早挂满花灯,呈现一片欢乐祥和的景象。

4、猜灯谜

猜灯谜是元宵节特有的富有情趣的民俗娱乐活动。古来有之,特受文人墨客的喜爱。现今仍然流行,增添文化氛围。

5、踩高跷扭秧歌划旱船

元宵节,民间盛行踩高跷、扭秧歌、划旱船。现今农村注重传统文化,这项活动更是搞得丰富多彩,热热闹闹了。

5、舞龙、舞狮

龙是吉祥的象征,狮子威猛。元宵节,很多地方都会举行大型的舞龙舞狮活动,以此助兴,由来已久。

每年中国农历正月十五都是中国人民传统的元宵节。元宵节的得名,是因为它的节俗活动在一年的第一个月(元)的十五日夜(宵)举行而来。

元宵民俗活动有赏花灯、闹年鼓、迎厕神、猜灯谜等。宋代始有吃元宵的习俗。元宵即圆子,用糯米粉做成实心的或带馅的圆子,可带汤吃,也可炒吃、蒸吃。

春节和元宵节的习俗?

汉族的春节食俗,一般以吃年糕、饺子、糍粑、汤圆、荷包蛋、大肉九、全鱼、美酒、福橘、苹果、花生、瓜子、糖果、香茗及肴馔为主;并伴有掸扬尘、洗被褥、备年货、贴春联、贴年画、贴剪纸、贴福字、点蜡烛、点旺火、放鞭炮、守岁、给压岁钱、拜年、走亲戚、

上祖坟、逛花市、闹社火等众多活动,极尽天伦之乐。如年夜饭,尤为讲究:一是全家务必聚齐,因故未回者必须留一座位和一套餐具,体现团圆之意;二是饭食丰盛,重视“口彩”,把年糕叫“步步高”、饺子叫”万万顺”,酒水叫“长流水”,鸡蛋叫“大元宝”,金鱼叫“年年有余”;这条鱼准看不准吃,名为“看余”,必须留待初一食用.北方无鱼的地区,多是刻条木头鱼替代;三是座次有序,多为祖辈居上。孙辈居中,父辈居下,不分男女老幼,都要饮酒。吃饭时关门闭户,热闹尽兴而止。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春灯节等,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不过,正月十五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元宵节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元宵节是什么时候习俗有哪些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元宵节是什么时候习俗有哪些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近发表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