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广西元宵节的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广西元宵节的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广西元宵节习俗有哪些?
广西上林、靖西等地也有吃油丸的习俗(有的地方也叫“炒堆”、“油堆”)。菜不一样,但意思是一样的。这两种食物又小又圆,就是团圆的意思。百色那坡县的元宵节有一个独特的习俗。每个假期,他们都会穿上全新的民族服装。
首先,老人想“放箭”,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放箭,意思是赶走一切不好的、不吉利的东西
还有一个奇特的习俗,就是“偷绿”。孩子们会去他们家乡的花园偷卷心菜。如果发现小偷,会给被偷的家庭带来好运。
过元宵节广西地区有什么习俗?
广西各地的传统活动是舞龙灯,有红龙、黄龙、青龙、白龙等。
龙灯出游时,走在最前面的是报信鼓,后面依序为头行牌、龙门 、鱼灯、各式灯景、龙亭、龙珠、看龙。
市民在过年前就做好粽子,会专门做好两个大粽子在大年三十晚上放在家里的神龛前供着。
壮族人一般称这个粽子为母粽,个儿大,像个伏牛状。
做粽子的原料是糯米,是壮族的稻耕的产物和富有的表示,做成伏牛状表示牛是稻耕的重要生产帮手。
到了元宵节这天,壮族人民就会将神龛前的这两个母粽打开来吃,表示开年,开始春耕了,祈求神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广西元宵节吃什么菜比较好?
广西元宵节的菜离不开鸡鸭鱼肉,一大早,人们就开始杀鸡宰鹅,还有做自己各地一些特色的小食品!元宵这个节日在广西来讲是非常隆重的!每个地方又有自己的不同菜色,但是有一点相同的就是,除了鸡鸭鱼肉之外,那天人们在宵夜里面一般都会吃同一种食品,那就是汤圆!汤圆象征着团团圆圆,来年幸福!
不少地方人们元宵节吃汤圆,而在上林、靖西等地,人们有吃油团的习俗,有的地方也称为煎堆、油堆等,也是小圆球形儿,表达大家对团团圆圆的期望。
此外,在天等、德保、邕宁、马山等地的壮族人民在元宵节吃大粽。
广西过年习俗作文?
广西过年习俗作文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而不同的家乡也会有不同的习俗。
春节是南宁地区一年中最大的节日,初一零时起,家家燃放鞭炮,表示辞旧迎新。初二亲友带上礼物互访“拜年”。十五元宵节晚上闹花灯。十六县郊农村举行庙会、“抢花炮”。按壮家独特的春节习俗,还要进行挑新水、喝伶俐水、舞狮、舞鸡、舞春牛等活动。大年初一的拂晓之前,壮族的家妇就已纷纷到小河去为全家挑新水了。在挑新水时,还要捡几块与家畜相像的石头回家,并且一路走一路模仿六畜的叫声。回到家里,就把这些石头放进猪圈、牛栏,祈求六畜兴旺。然后,用新水煮新年茶给全家喝。壮家女要喝伶俐水,就是在汲新水之前,争着喝由村中公认的“伶俐嫂”捧给大家的清水,她们相信这样便可更加聪明伶俐,待嫁姑娘更是借此机会补求在新的一年里找到如意郎君。
桂西一带的舞鸡、舞春牛更是别具特色。大年初一,由舞鸡的青年提着用木头、木瓜做成的两门鸡,打着锣去各家各户贺年,他们唱起吉庆幽默舞鸡歌,使主家喜笑颜开。主家从“鸡”身上拔几根鸡毛插在自家的鸡笼上,祈求六畜兴旺。舞牛更是有趣。舞牛人用系作精巧的“春牛”表演,一人在前撑着牛头,一人在后弯腰拱背甩尾巴;后面由一个手拿犁架的汉子驱赶着“春牛”,簇拥着春牛的还有敲锣打鼓的,唱春牛歌,浩浩荡荡,喜气洋洋。
我的家乡在广西平南县的大安镇。说到习俗,我们每年都要举行“拜社火”的活动,特别是在春节期间。大年初一的凌晨,也就就是新年的钟声敲响的时候,村民们纷纷拿出“拜社火”的祭品来,先在自家的大厅里祭拜拜社神。祭品有很多,有巧克力、饼干、糖果、桂叶、沙田柚等等,寓意着新的一年的“大富大贵”、“甜甜蜜蜜”。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广西元宵节的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广西元宵节的习俗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