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上海的风俗,上海人过五七习俗

来源:www.xingzuopeidui.com 时间:2023-12-26 11:02 点击:127 编辑:xingzuopeidui.com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上海人过五七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上海人过五七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什么叫五七工?

五七工又称为“家属工”是指20世纪六七十年代曾在石油、煤炭、化工、建筑、建材、交通、运输、冶金、有色、制药、纺织、机械、轻工、农、林、水、牧、电、军工等19个行业的国有企业中从事生产自救或企业辅助性岗位工作的,具有城镇常住户口,未参加过基本养老保障统筹的人员。

五七工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临时工。

上海的风俗,上海人过五七习俗 - 星座运势

五七工就是当初在1966年5月7日,为响应毛主席的“五七”指示走出家门,参加生产劳动进入企业的不同岗位的城镇职工家属,因为她们并不属于国家用工计划内的工人的一种统称,是在当时计划经济企业用工不定时的一种特殊用工形式。与企业形成较长时间的劳动关系。并且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被录用大部分人都是在80年以前,他们具有统一的口号:“行动军事化、劳动集体化、思想革命化”。

后期经过改革开放,国家把精力放在经济建设上来,而这些工人在计划经济时期有劳动部门招工手续,是国家正式纳入用工计划统一管理的人,国家承认他们的连续工龄,却未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

一方面是由于企业的效益不好,没有能力参加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另一方面是由于统筹层次较低,各级社保经办机构人从基金平衡角度出发,并没有积极引导他们加入到基本养老保障的范畴,按照国家的文件规定,他们是应保未参保的群体,各地经过各种各样的政策将他们纳入到养老保险的范畴。在辽宁省养老基金上调中就专门提到了“五七家属工”这样称呼。

上海的风俗?

一:亲戚间往来一般保持到血亲第三代,即堂兄弟、表姐妹间还有走动。平时走动不讲究送礼,有事必备礼,俗称“做客人”、“做人客”。

二:青年人多荡马路、游公园、上娱乐场所,偶尔聚餐;中老年人以喝茶、聊天、叙旧为主。过去,市民住房狭小,朋友很少在家中聚会。朋友有红白事,相互邀请,

三:平时来往不备礼,招待不讲究仪式。

四:逢婚丧喜庆,亲友间例须送礼,称“送人情”。上门探望病人,或准备在主人家吃饭的一般是要送礼的。旧俗送礼的如今大多改为送钱。

五:送钱历来用红封袋。只有逢丧事用白纸。钱额喜事成双数,丧事成单。

六: 客到,主人先接过客人手中的物品。客人带有污秽物、湿伞,不带入主人家中,置于门外。另,家中有丧事,一般未过头七,不宜出门作客(规矩大的人家要过了五七才出门作客)。

七:留客吃饭,至少备8只菜,备酒,称“吃便饭”。

八: 进餐时,凡整只鸡、鸭、蹄膀、全鱼等菜肴,主人未请,客人不吃。

九:就餐用筷有六忌,一忌将食品夹住又放下;二忌在菜碗中乱翻乱搅;三忌手握筷,目光盯住菜肴;四忌用嘴撕拉筷上食物;五忌以筷当牙签;六忌夹食品时滴汤不止。

十:斟茶只斟七分,进行回转动作,若用右手需按逆时针方向,用左手则必须按顺时针方向,放茶壶时壶嘴不要正对他人,有请人赶快离开之意思。叩指礼,用几个手指头弯曲亲扣桌面,表示对主人敬茶的谢忱。

十一:饮酒没有一杯一口干的习惯,大多小口慢呷,不行酒令。长辈命晚辈饮酒,晚辈才可举杯;长辈酒杯中的酒尚未饮完,晚辈不能先饮尽。敬酒以三杯为度,敬酒人和被敬酒人需要起立“避席”。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上海人过五七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上海人过五七习俗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近发表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