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习俗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有何意义,习俗对应的寓意

来源:www.xingzuopeidui.com 时间:2023-12-31 20:07 点击:137 编辑:xingzuopeidui.com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习俗对应的寓意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习俗对应的寓意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民俗的意义是什么?

1、民俗又称民间文化,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可以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

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习俗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有何意义,习俗对应的寓意 - 星座运势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民俗传统的国家,在中国境内土生土长的各民族中,都有广大人民群众创造的各类民俗文化,代代传承。这些民俗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还增加了民族凝聚力。民俗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各个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大和演变,为人民的日常生活服务。民俗就是这样一种来自于人民,传承于人民,规范人民,又深藏在人民的行为、语言和心理中的基本力量。

2、民俗的价值包括:物质生活价值、精神生活价值、社会生活价值。

①物质生活:

(1)经济之物质 (如食料、衣饰、居屋、运输方法 ),

(2)生存之方法( 如乡村生活、城市生活等),

(3)盈利与财富 (如劳力之生产、器具、不动产)。

② 精神生活:

(1)方言,

(2) 民间学识与运用,

(3)民间智慧,

(4)艺术,

(5 )神秘(如民间法术、民间宗教)。

③社会生活:

(1)家族,

(2) 社团,

(3) 特别组合(如经济组合、政治组合、运动组合、宗教组合等),秘密组织(政府不知道的团队)。

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习俗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有何意义?

变化:

①文化生活:西方发明的轮船、火车等交通工具,有线电报等通讯工具传入中国;西方发明的照相、电影传入中国;上海等城市创办了报纸,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主要传媒工具。

②社会习俗:民国政府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废除有损人格的跪拜礼;取消“老爷”“大人”之类的称谓;社会出现了文明进步的新气象。

意义:促进了我国的政治民主化,也就是近代化,从而促进了经济的近代化。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习俗对应的寓意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习俗对应的寓意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近发表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