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中秋节赏月的寓意,中秋赏月的习俗寓意是什么

来源:www.xingzuopeidui.com 时间:2024-01-02 09:47 点击:148 编辑:xingzuopeidui.com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秋赏月的习俗寓意是什么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中秋赏月的习俗寓意是什么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秋节赏月的寓意?

中秋赏月,是指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观看满月,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于魏晋时期,盛于唐宋。

中秋节赏月的寓意,中秋赏月的习俗寓意是什么 - 星座运势

传说嫦娥为保丹药不落入恶人之手,误食后升天奔月,恰值农历八月十五,其夫后羿和百姓因思念她,而在这一天赏月、吃月饼,盼其归来。

历史中,上古时代,在山东潍坊地区的确存在“嫦娥”一人,她嫁归当时首领——寒促,史学家称这一事件相当于“奔寒、奔月”。

追溯中秋赏月的来历,据《长安玩月诗序》记载:“秋之于时,后夏先冬;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之夜,又月之中。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魄圆。”也就是说,八月十五在秋季八月中间,故曰:“中秋”。为何人们钟情中秋赏月呢?有诗道:“明月四时有,何事喜中秋,瑶台宝鉴,宜挂玉宇最高头;放出白豪千丈,散作太虚一色。万象入吾眸,星斗避光彩,风露助清幽。”

从时令上说,中秋是“秋收节”,春播夏种的谷物到了秋天就该收获了。自古以来,人们便在这个季节饮酒舞蹈,喜气洋洋地庆祝丰收,这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描绘。从渊源上说,中秋又是“祭月节”,它源于远古人类对自然的崇拜。古代帝王的礼制中有春秋二祭:春祭日,秋祭月。最初祭月的日子在“秋分”这一天,“秋分”这个季节在八月内每年不同,所以秋分这一天不一定有月亮,祭月无月是大煞风景的,逐渐约定俗成,祭月的日子固定在八月十五日。

从科学观察来看,秋季地球与太阳的倾斜度加大,中国大地上空的暖湿空气逐渐消退,而此时,西北风还很微弱。如此,湿气已去,沙尘未起,空气即显得格外清新,天空特别洁净,月亮看上去既圆又大,是赏月的最佳时节。恰如古诗所云:“光辉皎洁,古今但赏中秋月,寻思岂是月华别,都为人间天上气清澈。”

中秋赏月的习俗是什么?

中秋赏月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习俗之一,通常是在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晚上进行。以下是一些中秋赏月的习俗:

1. 吃月饼:中秋节最重要的传统食品是月饼,人们通常会在这一天吃月饼,寓意团圆和幸福。

2. 赏月:中秋节是一个月圆人团圆的节日,人们通常会在晚上赏月,欣赏皎洁的明月,寄托团圆和思念之情。

3. 点灯:在一些地区,人们会点灯笼、蜡烛或灯盏,寓意团圆和幸福,同时也可以驱散恶灵和邪气,保护家庭平安。

4. 玩花灯:在一些地方,人们会制作各种形状的花灯,比如兔子灯、龙灯等,然后在街上展示和++,增添节日的气氛。

5. 赏桂花:在南方地区,人们会在中秋节赏桂花,桂花香味浓郁,寓意着团圆和美好。

总之,中秋赏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节日习俗之一,人们通过赏月、吃月饼、点灯等方式表达对家人和朋友的思念之情,同时也祈求家庭平安和团圆。

中秋赏月的寓意是什么打一词语?

1、团圆

碧空如洗,圆月如盘,人们在尽情赏月之际,会情不自禁地想念远游在外、客居异乡的亲人,许多古诗表达了人们此时的思念之情,唐人殷文圭《八月十五夜》中写道,万里无云境九洲,最团圆夜是中秋,中国人历来把家人团圆、亲友团聚,共享天伦之乐看得极其珍贵,历来有“花好月圆人团聚”之谓。

2、寄托情怀

苏轼《水调歌头》诗云,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钩新月,可联想到初生的萌芽事物,一轮满月,可联想到美好的团圆生活,月光的皎洁,让人联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凝聚了人类美好的憧憬与理想。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秋赏月的习俗寓意是什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秋赏月的习俗寓意是什么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近发表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