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除夕都有哪些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除夕都有哪些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镇江过年有哪些独特风俗?
一、饮食
1.蒸包子
2.腊八粥
3.灌香肠 腌腊肉
二、生活
1.镇江人过年通常会“掸尘”。正所谓,新年新气象嘛。到了过年,他们通常会把屋子里边边角角的灰尘全都掸掉。
2.祭灶
每年呢的农历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
而腊月二十三日的祭灶与过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在一周后的大年三十晚上,灶王爷便带着一家人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与其他诸神一同来到人间。灶王爷被认为是为天上诸神引路的。其他诸神在过完年后再度升天,只有灶王爷会长久地留在人家的厨房内。迎接诸神的仪式称为“接神”,对灶王爷来说叫做“接灶”。接灶一般在除夕,仪式要简单得多,到时只要换上新灶灯,在灶龛前燃香就算完事了。
3.买年货
到了春节买年货是必不可少的,镇江人也不例外。通常年货有瓜子、花生、糖果等。
4.添新衣
添新衣应该是中国春节的传统。每当这个时候,家家户户都会穿上漂浪的新衣服,一起迎春节。
镇江镇江民风民俗:年除夕:家家户户贴春联——驱年。年夜饭:家家都炒安豆苗——安安稳稳。每桌都有水芹菜——路路通。红烧鱼不动筷——年年有鱼(余)。饭后晚辈讨压岁钱——守岁。金山寺撞钟——祈求平安。年初一:开门鞭炮——高升。吃红枣、汤圆——早发、圆通。忌动刀、剪、扫帚、忌碎碗破坛、忌打骂伢子家(小孩)。走四方,拜新年。
年初二:回娘家,拜泰山。年初五:财神日子,踏金(骑毛驴上金山),拜财神。正月十一或十三上花灯,十五元宵节:有娘家给新嫁女儿送灯之俗。十八或二十落灯,上灯圆子落灯面。
春节的习俗顺序?
1、腊月二十三 祭灶
我国春节,一般是从祭灶揭开序幕的。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
2、腊月二十四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3、腊月二十五 接玉皇
旧俗认为灶神上天后,天帝玉皇于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亲自下界,查察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称为“接玉皇”。这一天起居、言语都要谨慎,争取好表现,以博取玉皇欢心,降福来年。
4、腊月二十七、二十八 洗浴
传统民俗中在这两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气,准备迎接来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谚语。腊月二十六洗浴为“洗福禄”。
5、腊月三十除夕 贴门神、贴春联、守岁、爆竹、吃年夜饭、给压岁钱、祭祖
守岁,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 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6、正月初一 拜年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除夕都有哪些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除夕都有哪些习俗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