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对福州春节习俗的了解情况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对福州春节习俗的了解情况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福州春节有那些习俗?
1、人们会在院落、居室、灶房、仓房、畜棚也会贴满不同体裁形式的年红。年红寄托着家人美好期盼,亦可将宅院装饰一新,烘托出节日气氛。
2、岁末廿四到除夕,祭灶迎春祭祖守岁;正月初一到正月初四,拜年访友讨压岁钱;正月十五到正月十八,观灯迎神闹元宵;正月廿九这天送拗九粥,春节结束。大年初一,福州人出门拜年之前,必须先祭天,竹篾饭是必备的祭品。
3、在农村,农户房多门多,房门两侧搁置两株圈贴红纸的连根甘蔗,叫“门蔗”,方言“蔗”与“佳”近音,寓意进入佳境的意思。扩展资料:春节演变1、上古时代以天象的空间变化来标示一年四季时间变化,当北斗斗柄指向寅(正东偏北)时为立春节点。2、汉朝初期沿用秦历(颛顼历)。到了汉武帝太初元年,即公元前104年,天文学家唐都、落下闳、邓平等人制订了《太初历》,并吸收了干支历的节气成分作为指导农事的历法补充。3、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采用“公元纪年法”,将公历1月1日称为“元旦”,夏历正月初一仍称“春节”。
福州习俗有哪些?
1.拗九节。福州人把拗九节定在农历正月二十九,拗九节又称孝顺节或送穷节。
2.春节,福州的习俗称为“做年”。闽俗诸年最重做年,节庆时间从正月初一开始,到初三止,有的延续到初九玉皇诞,甚至会延续到元宵节,一般是自从初四起,就开始复工了。
3.戴红肚兜 过去福州人在夏天时,不管是男女老少,常有戴红肚兜的习惯。特别是在端午节,人们有戴新的红肚兜的习俗,说“穿红肚兜”能辟邪。端午期间,气候尚有凉意,戴红肚兜,可以不让肚子受凉。
4.裹粽,即包粽子,粽子是端午节传统节日食品。福州俗语有“热餈凉粽”一说。但粽子不宜多吃,以防消化不良。
福州过春节有哪些习俗?
1,尾牙节流行于闽台之间,是土生土长的华夏传统节日,与东南沿海的土地神崇拜有关。尾牙是商家一年活动的“尾声”,也是普通百姓春节活动的“先声”。福州人的年,往往就是从腊月十六日过尾牙这天开始的。
2,办春酒,少不了福州特色的食肴春饼。春饼的做法是,在用面粉做的薄皮上铺油酥的苔菜,卷上炒熟的豆芽、韭菜、香干、肉丝、虾干等馅料,讲究的人家用油炸,叫炸春,酥香可口,有“春到财到”“春卷包财”之寓意,历来为上下杭商家津津乐道。
3,农历正月二十九日为拗九节,这是福州语系独有的传统节日,其习俗是吃拗九粥,来源于孝子“目连救母”的故事。这天清晨,民间各户以糯米煮粥,佐以花生、桂圆、红枣、荸荠、芝麻、红糖等,烹制成拗九粥,先献荐祖先,再孝敬父母,然后合家当早餐。以前,福州人还会在煮好的拗九粥中加上一个削好的荸荠,这个荸荠的头要留着,意思是多子多孙。
福州人的年夜饭?
酒芥菜粥
芥菜粥是福州人年夜饭里一定要有,最好放在头道吃。福州不少商户坚持年夜饭以芥菜粥为主,除了求财运,还有忆苦思甜之意。
酒糟鱼
鱼有年年有余的好意头,基本是每个地方年夜饭菜式必备菜式之一!酒糟香气十足,鱼肉鲜美可口,相得益彰。
滋补炖鸡汤
按照老福州的习俗,过年是吃鸡不吃鸭的。福州话里“鸡”谐音“羁”,有一种将全家聚在一起的意思。民间传说中,鸭子曾经救过本土女神陈靖姑,是有灵性的动物,过年不能宰杀。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对福州春节习俗的了解情况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对福州春节习俗的了解情况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