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民风民俗之所以能传承延续下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对待习俗变化的看法

来源:www.xingzuopeidui.com 时间:2024-01-20 10:59 点击:4 编辑:xingzuopeidui.com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对待习俗变化的看法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对待习俗变化的看法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改革开放前后人民民俗习惯的变化?

我认为最大的改变是随着物质文明的发展而带来的变化。比如嫁娶风俗。以前是男方有婚房,女方提供衣柜、床头柜、洗脸架、洗脸盆、方桌等“固定资产”,结婚当日用车送至男方家,叫“嫁妆”;现在流行,男方女方共同出资,在婚前将婚房布置齐全,结婚当日酒店举行一个“婚礼仪式”就行了,相对比较简单点。虽然人们的消费理念在变,风俗习惯在变,但是传统文化的魅力却更加吸引人哦!

民风民俗之所以能传承延续下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对待习俗变化的看法 - 星座运势

民风民俗之所以能传承延续下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它的长期发展与演进过程中,由于历代人民群众社会实践的推动和思想家们的概括提炼,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高水平的文化形态,它既具有文明与文化的一般共性,更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质。今天,要成功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就要对中国先进文化的母体一一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把握。从整个世界文明与文化发展的历史来考察和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在世界文化之林中,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强处。  

一、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与深远的凝聚功能      

就世界范围而论,中国古代文化虽然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却不是起源最早的。但在世界所有古老的文化中,只有中华文化是从未间断过的文化类型,它历经数千年内忧外患,一直保存、延续、发扬光大到今天。在世界文化发展史上,许多优秀的文化形态因为异族的入侵而中断。在四大文明古国中,印度文化因雅利安人入侵而雅利安化;希腊、罗马文化因日耳曼人入侵而中断沉睡了上千年;埃及文化则因入侵者的变化而不断改变自己的面貌, 曾一度希腊化,后又罗马化,再后又+++化。惟有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绵延不绝,表现出无与伦比的生命延续力。   

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具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其成因是多方面的。从外部原因上说,这是由于与外界相对隔绝的大陆性地域、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格局、宗法社会组织结构的相互影响和制约,形成了一个稳定的生存系统。但主要的原因则是源于内部,即中国传统文化本身所蕴含的多样性的生机力、统一性的同化力、包容性的融合力、++性的亲和力、变易性的创造力和民族历史意识的延续力等,构成了中华文化强大的生命力之源。   

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1、“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2、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内容,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3、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它们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要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4、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

拓展资料: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不同的文化形态来表示的各种民族文明,风俗,精神的总称。

1,世代相传。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某些短暂的历史时期内有所中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变,但是大体上没有中断过,总的来说变化不大。

2,民族特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

3,历史悠久。有五千年的历史。

4,博大精深。"博大"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丰富多彩,"精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测。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对待习俗变化的看法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对待习俗变化的看法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近发表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