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燎疳节来历及意义,正月十六跳火堆祛病的习俗

来源:www.xingzuopeidui.com 时间:2024-01-21 19:26 点击:4 编辑:xingzuopeidui.com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正月十六跳火堆祛病的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正月十六跳火堆祛病的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燎疳节来历及意义,正月十六跳火堆祛病的习俗 - 星座运势

燎疳节来历及意义?

燎疳节由来已久,相传远古时期,人们是为了驱魔除病,燃起熊熊烈火。

全家老小这一天夜晚,都要逐个跳过火堆,祈求来年无病无灾,平安健康。

燎疳俗称:“燎干”、“跳火坑”,是西北地区民间广为流传的传统春节节庆习俗。

“燎”,有“了”的意思,还有“疗”的意义。

从火上越过去,可保一年身体健康百病不侵,疗治心病。

干,自然说的是身体,燎干,不是什么火都可以燎,须是柴草火,例如麦草、胡麻草、荞麦草,蒿子之类,最好是野草。

因为野生的柴草本身可以祛病。

民间有“正月二十三,家家户户都燎疳”的民谚,还有“火烧财门开”的说法。

每年农历正月二十三,每家每户都要在门前堆柴火,夜幕降临,万家篝火,照彻西北大地!

灶房的厨具能拿出来的都拿出来,在火堆上燎一下。

笊篱,筷子,蒸馍盖子,锅碗瓢盆,擀面杖,切面刀切菜刀,舀饭勺,储漏罐(装筷子)一应俱全,都要在火堆上燎一下。

照民间说法,在火堆上燎一下,燎去一年的陈气,新的一年无灾无害。

火把节风俗?

火把节是一种西南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的表现形式。
因为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至二十六日是彝族的火把节,纳西族又称三月街,藏族则称宰牲节,表达的都是对祖先的敬意以及祈祷丰收、祈求平安的愿望。
在火把节期间,人们会提着火把,从城里到林里、从山里到村里,来到集市上进行盛大的祭祀、舞蹈、游戏等活动,场面十分壮观。
这一风俗已经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延伸内容:火把节不只是云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在庆祝节日时的一个习俗,还有其他少数民族群体也会在自己的节日里举行类似的火把++及庆祝仪式。
通过火把节这样的活动,我们可以了解到各个少数民族的文化特点,增强民族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1、火把节的习俗历时三天三夜,分为迎火、玩火、送火三个阶段。

2、火把节第一天:祭火。这一天,村村寨寨都会宰牛杀羊,集体分享,并备酒肉祭祖。夜幕降临时,临近村寨的人们会在老人们选定的地点搭建祭台。

3、火把节第二天:传火。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聚集在祭台圣火下,举行各式各样的传统节日活动。小伙们要效仿传说中的阿体拉巴,赛马、摔跤、唱歌、斗牛、斗羊、斗鸡。

4、火把节第三天:送火。这是整个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的高潮。夜幕降临时,人人都会手持火把,竞相奔走。人们将手中的火把聚在一起,形成一堆堆巨大的篝火,欢乐的人们会聚在篝火四周尽情地歌唱、舞蹈。

过火链是什么意思?

壮族道公所施法术。流行于广西壮族民间。旧时壮家的老人去世、特别是不正常死亡者要举行“过火链”。丧家事先在法场上准备好数千斤柴薪和木炭。届时,由道公放火燃烧,再将火红的炭火整理成宽约2米、长12米的长条火堆,形如链条,故名。道公围绕这条火链念经诅咒、祭祀,反复跳师公舞,围观者如堵。

经过卜卦认可之后,主师便袒臂赤足,牵着一只公鸭大踏步地踏着火链,从头走到尾,如履平地;接着,其它师公穿法衣戴法帽,手持道具、乐器,乐鼓喧天,坦然而过;再接着就是孝男孝女和抬着棺材的人们以及亲戚近邻等一起呼啸而过,均无所苦。

据说此乃道公施法的结果。究竟所施何术,迄今仍未详悉。相传过火链的死者,能脱离世尘而升入天堂;其他生者过火链,则能消灾祛病,益寿延年,故均乐而趋之。但此举耗费甚巨,必需巨家富户方能筹办得起。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正月十六跳火堆祛病的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正月十六跳火堆祛病的习俗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近发表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