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元,宵节的来历,平定正月十五闹元宵传统习俗

来源:www.xingzuopeidui.com 时间:2024-01-21 19:39 点击:4 编辑:xingzuopeidui.com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平定正月十五闹元宵传统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平定正月十五闹元宵传统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正月十六烤花馍的由来?

阳泉市平定县。

元,宵节的来历,平定正月十五闹元宵传统习俗 - 星座运势

棒槌火烤花糕也是平定县元宵节的传统习俗。正月十六下午3点,在平定县南关广场的棒槌火旁聚集了不少前来烤花糕的市民,大家趁着烤花糕的空隙,一起畅聊新一年的美好愿景。不一会儿,烤花糕的香味便在周围弥散开来。

元,宵节的来历?

有关元宵节来历的说法多种多样,有3种说法流传较广。

  元宵节来历传说一

  宵节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相传吕后一系在吕后死后害怕大全旁落,密谋叛乱,宗室齐王刘囊联合开国老臣周勃一起平定了“诸吕之乱”。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闹元宵”。

  元宵节来历传说二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是人们庆祝一年中第一次的月圆之夜。据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元宵燃灯放烟火的习俗就是从这个说法来的。

  元宵节来历传说三

  元宵节起源于“火把节”,汉代民众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祈祷获得好收成。直到今天,中国西南一些地区的人们还在正月十五用芦柴或树枝做成火把,成群结队高举火把在田头或晒谷场跳舞。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火把也逐渐变为了彩灯。

  自唐朝中期以来,元宵节发展成为了我国全民性的狂欢节,因此元宵节是把传统节日习俗体现得最为彻底和典型的传统节日。

  大部分地方元宵节习俗有吃元宵、观花灯、猜灯谜,还有擂鼓、舞龙、舞狮等活动,但南北各地风俗也有独特之处。

元宵节是什么时候确立的?

1、元宵节起源于汉代。

2、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根据道教“三元”的说法,正月十五又称为“上元节”。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

3、元宵节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根源于民间开灯祈福古俗。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不过正月十五元宵节真正作为全国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正月十五燃灯习俗的兴起也与佛教东传有关,唐朝时佛教大兴,仕官百姓普遍在正月十五这一天“燃灯供佛”,佛家灯火于是遍布民间,从唐代起,元宵张灯即成为法定之事。

  元宵节是指农历的正月十五。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元宵节始于2000多年前的汉朝。汉文帝时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相传,汉文帝(前179~前157年)为庆祝周勃于正月十五勘平诸吕之乱,每逢此夜,必出宫与民同乐,古代,宵与夜同,正月即元月,所以,汉文帝定正月十五为元宵节。这一夜就叫元宵。无宵吃元宵(汤圆)源于此。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平定正月十五闹元宵传统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平定正月十五闹元宵传统习俗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近发表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