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东北冰雪民俗,广东大雪的习俗

来源:www.xingzuopeidui.com 时间:2024-01-22 09:26 点击:4 编辑:xingzuopeidui.com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广东大雪的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广东大雪的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大雪节气有什么习俗?

大雪节气的风俗

腌肉、打雪仗、赏雪景、进补都是大雪节气的民俗。老南京有句俗话,叫作“小雪腌菜,大雪腌肉”。此时,家家户户门口,窗台上都会挂上腌肉、香肠、咸鱼等腌制品,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如果此时恰逢天降大雪,人们都会热衷于在冰天雪地里打雪仗、赏雪景,其乐融融。

东北冰雪民俗,广东大雪的习俗 - 星座运势

东北冰雪民俗?

冰雪,意味着寒冷,但冰雪给人们带来了交通上的方便,带来了生产的黄金季节。每到冬季,农民就开始制作黏豆包、黏火烧、水豆腐,放进缸里或木桶里冻起来,随吃随取;宰杀猪羊鸡鸭,捕捞鱼虾蛤蟆,猎获飞禽走兽,就培在雪中,或放进木槽里浇水冰冻,既可长期食用,又可保持肉色鲜美,不会风干变质。

北方多沼泽和山岭,交通不便,只有到了冬天行走才方便,这给伐木、狩猎、捕鱼活动带来极大便利。尤其大雪铺地时,禽兽留下的踪迹就成了猎人追逐猎物的最佳线索。优秀的猎手可以根据印迹分辨出禽兽的种类、大小、性别和走过的时间,雪地也有利于猎犬追逐野兽。

关于东北民俗,四大怪都是几十年前的老风俗了,现在基本上已经看不见了。现在东北流行的民间新习俗是爬犁、冬泳、冰捕。

所谓的爬犁,它实际上是一种用木竿做成的架子,可以由牲口拉着在冰雪上面奔跑,这是东北的一种雪原上主要的交通工具,东北人也把它叫做是冰雪上面的车子。

冬泳其实是一项挑战性很强的极限运动,如果没有做好准备,尽量不要去参加这样的活动。冬泳是锻炼一个人意志力的一项运动。

对东北地区而言,冬季捕鱼是非常常见的一个渔猎活动。整个东北地区赫哲族是最擅长冬捕的。

冰雪,是东北寒冷的象征,而戏雪则是东北人与冰雪相依相伴的生活习俗的典型体现。每到冬季,人们就开始制作黏豆包、蒸年糕、打豆腐,放进缸里冻起来,随吃随取。

迎接新年时,人们往往要剪窗花、贴窗花,而窗花的设计灵感便来自于飞舞的雪花。每逢大雪过后,人们便在雪地上堆雪人、打雪仗、滚雪球,还有抽冰猴...

东北少数民族冰雪民俗?

满族等北方民族崇尚白色,认为白色最为高贵、洁净,这源于北方民族对冰雪的崇尚和喜爱。冰雪,是东北寒冷的象征,而戏雪则是东北人与冰雪相依相伴的生活习俗的典型体现。每到冬季,人们就开始制作黏豆包、蒸年糕、打豆腐,放进缸里冻起来,随吃随取。迎接新年时,人们往往要剪窗花、贴窗花,而窗花的设计灵感便来自于飞舞的雪花。每逢大雪过后,人们便在雪地上堆雪人、打雪仗、滚雪球,还有抽冰猴、滑冰、滑雪、赏冰灯等丰富多彩的冰雪娱乐活动。

24节气的民俗传统?

24节气习俗如下:

1、立春

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这一天后,草木复苏,万物始生,春天到来。在三千年前的周朝,就有迎“春”仪式,天子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祭拜居住在东方的芒神,祈求丰收。

2、雨水

雨水后,降雨增多。桃花梨花含苞,草地树梢多了一丝绿意,忙碌的春耕也开始了。出嫁的女儿要带着自己的丈夫,提着两把藤椅和“罐罐肉”,回娘家看父母,有孩子的,还要为自己的儿女拉保保(父母给孩子认干爹干妈的意思)。

3、惊蛰

正如其名中的“惊”,轰轰轰,冬眠的小动物全被春雷震醒,除了要为庄稼防虫,这一天,还要“打小人”驱走霉运。因为“梨”与“离”同音,惊蛰这天,吃梨成了保留节目。

4、春分

春分一天,昼夜平分,寓意公平,古人会在这一天校对度量衡器具。此外,每年这一天,无论男女老少,都“童心未泯”地玩着同样一个游戏:让圆滚滚的鸡蛋立起来。这个看似简单又高难度的游戏延续了数千年。

24节气习俗如下:

1、立春

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这一天后,草木复苏,万物始生,春天到来。在三千年前的周朝,就有迎“春”仪式,天子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祭拜居住在东方的芒神,祈求丰收。

2、雨水

雨水后,降雨增多。桃花梨花含苞,草地树梢多了一丝绿意,忙碌的春耕也开始了。出嫁的女儿要带着自己的丈夫,提着两把藤椅和“罐罐肉”,回娘家看父母,有孩子的,还要为自己的儿女拉保保(父母给孩子认干爹干妈的意思)。

3、惊蛰

正如其名中的“惊”,轰轰轰,冬眠的小动物全被春雷震醒,除了要为庄稼防虫,这一天,还要“打小人”驱走霉运。因为“梨”与“离”同音,惊蛰这天,吃梨成了保留节目。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广东大雪的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广东大雪的习俗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近发表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