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为什么要吃饺子的习俗,吃饺子习俗的由来和美好寓意

来源:www.xingzuopeidui.com 时间:2024-01-24 11:50 点击:5 编辑:xingzuopeidui.com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吃饺子习俗的由来和美好寓意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吃饺子习俗的由来和美好寓意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吃饺子的习俗来历?

1、由来:相传饺子最早出现于东汉时期,医圣张仲景在一个寒冷的冬天中看到许多穷苦百姓的耳朵冻得不成样子,所以就发明了一种“祛寒娇耳汤”向穷人施药治伤,意为吃了耳朵状的“娇耳”就可以促使冻伤的耳朵迅速恢复。随着时间的流逝娇耳逐渐称之为饺子,而民间也逐渐形成了在一年中最为重要的过年时刻吃饺子的习俗。

2、寓意:最初人们在春节的时候吃饺子是因为当时物质资料匮乏,平时只能清淡度日,只有在逢年过节的时候才会吃这样鲜美的食物,寓意着家人身体康健、运势昌顺。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丰富,饺子也被赋予了更多的含义,因为其形状也似元宝,所以人们过年吃饺子也是寓意着家中未来一年财运兴隆、生活昌顺。

为什么要吃饺子的习俗,吃饺子习俗的由来和美好寓意 - 星座运势

一.为了纪念盘古氏开天辟地,结束了混沌状态。

二.是取其与”浑围“地请音,意为”粮食满囤”。

三.女娲造人时,天寒地冻,泥人的耳朵很容易冻掉,为了使耳朵能固定不掉,女娲在人地耳朵上扎一个小眼,用细线把耳朵拴住,线地另端放在黄土人地嘴里咬着,这样才算把耳朵做好。者百姓为了纪念女娲,就包起饺子来,用面捏成人耳朵地形状,内包有馅(线),用嘴咬吃。

为什么要吃饺子的习俗?

在古代,人们将饺子当做是最好的美食,所以只有在重大节日才会吃,一般人家也吃不起饺子。古时的除夕,晚饭吃合子,有着和和美美的意思,直到后来,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就把面粉做的合子换成了饺子,因此才有了吃饺子的传统习俗。

吃饺子习俗的由来?

饺子原名“娇耳”,是我国医圣张仲景首先发明的。

东汉末年,各地灾害严重,很多人身患疾病。南阳有个名医叫张机,字仲景,自幼苦学医书,博采众长,成为中医学的奠基人。张仲景不仅医术高明,什么疑难杂症都能手到病除,而且医德高尚,无论穷人和富人,他都认真施治,挽救了无数的性命。

张仲景在长沙为官时,常为百姓除疾医病。有一年当地瘟疫盛行,他在衙门口垒起大锅,舍药救人,深得长沙人民的爱戴。张仲景从长沙告老还乡后,走到家乡白河岸边,见很多穷苦百姓忍饥受寒,耳朵都冻烂了。他心里非常难受,决心救治他们。张仲景回到家,求医的人特别多,他忙的不可开交,但他心里总挂记着那些冻烂耳朵的穷百姓。他仿照在长沙的办法,叫弟子在南阳东关的一块空地上搭起医棚,架起大锅,在冬至那天开张,向穷人舍药治伤。

张仲景的药名叫“祛寒娇耳汤”,其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药材在锅里煮熬,煮好后再把这些东西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娇耳”,下锅煮熟后 分给乞药的病人。每人两只娇耳,一碗汤。人们吃下祛寒汤后浑身发热,血液通畅,两耳变暖。吃了一段时间,病人的烂耳朵就好了。

张仲景舍药一直持续到大年三十。大年出一,人们庆祝新年,也庆祝烂耳康复,就仿娇耳的样子做过年的食物,并在初一早上吃。人们称这种食物为“饺耳”、“饺子”或偏食,在冬至和年初一吃,以纪念张仲景开棚舍药和治愈病人的日子。

张仲景距今已近1800年,但他折“祛寒娇耳汤”的故事一直在民间广为流传。每逢冬至和大年初一,人们吃着饺子,心里仍记挂着张仲景的恩情。今天,我们用不着用娇耳朵来治冻烂的耳朵了,但饺子却已成了人们最常见、最爱吃的食品。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吃饺子习俗的由来和美好寓意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吃饺子习俗的由来和美好寓意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近发表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