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五月五端午节什么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五月五端午节什么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五月初五端午节有什么习俗?
习俗是:
1、端午节习俗: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其实,“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2、端午节习俗: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3、端午节习俗:写符念咒
古人认为,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因此端午节这天一定要在室内挂避邪驱鬼的符咒。而且挂驱鬼符还有一些严格的仪式,例如说必须在端午日出或正午时书写,书写材料用生朱,砚内、书写人口中必须放上硝石等等。
4、端午节习俗:端午吃粽子
端午吃粽子是我国的传统习俗,不过在郴州苏仙区坳上古村有着特别的吃乌米粽的习俗。坳上乌米粽属当地独创具有食疗效果的美味佳肴,是由山上野外的乌饭树叶、择子柴叶、金刚刺嫩头、枫香树嫩叶等十余种能食用的树叶将其洗净捣碎,过滤挤汁,再浸泡在糯米中,里面放有叉烧、咸蛋黄等馅,清蒸出来,香味四溢,不油腻,还具有健胃消食,祛风除湿,清凉解毒之功效。
端午初一到初五的风俗?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龙舟节、龙日节、正阳节、天中节等,日期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集++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端午节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于正南中央,处在全年最“中正”之位,正如《易经·乾卦》第五爻:“飞龙在天”。端午是“飞龙在天”吉祥日,龙及龙舟文化始终贯穿在端午节的传承历史中。
在初一到初五期间,有赛龙舟、吃粽子、佩香囊、悬艾叶菖蒲等传统习俗。具体如下:
1. 赛龙舟:赛龙舟的习俗在南方地区尤为盛行,传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展开的竞渡。人们利用船只竞赛的形式来表达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怀念和敬意。
2. 吃粽子:在五月初五端午节,家家户户都会吃粽子,而且几乎在一天之间,家家都要包粽子,并在粽子里放入各种馅料,如红豆、绿豆、五花肉、花生等。
3. 佩香囊:在端午节,人们会制作各种香囊,里面装有各种具有芳香气味的中药材,如艾草、佩兰、香芷等,悬挂在室内或佩戴在身上,可以驱蚊蝇、避瘟疫、强身健体。
4. 悬艾叶菖蒲:悬艾叶菖蒲也是南方地区的传统习俗。人们会在家中或户外悬挂艾叶和菖蒲,以驱赶蚊虫和瘟疫。同时,也有人会用艾叶和菖蒲泡水洗澡,以保护皮肤健康。
5. 喝雄黄酒:端午节也是喝雄黄酒的日子。据说喝雄黄酒可以驱蚊蝇、避瘟疫,还能治疗蛇虫咬伤等病症。
6. 初五“送穷”:初五要“送穷”,老北京人称为“送穷媳妇儿”,意思是要扔掉穷气,图个吉利。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五月五端午节什么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五月五端午节什么习俗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