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重阳节风俗习惯是什么_重阳节典故与传统

来源:www.xingzuopeidui.com 时间:2024-01-27 20:40 点击:4 编辑:xingzuopeidui.com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重阳的日期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重阳的日期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重阳节风俗习惯是什么?

重阳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九月初九日,也被称为重九节。以下是重阳节的一些风俗习惯:

登高远足:重阳节有登高的习惯,人们会选择高山、丘陵、名胜古迹等地方,爬山、远足、游览等,以表达对秋季的热爱。

赏菊花:重阳节是菊花盛开的季节,人们赏菊、摘菊,用以祭祖和观赏,也被视为传统的文化活动。

重阳节风俗习惯是什么_重阳节典故与传统 - 星座运势

喝菊花酒:民间有饮菊花酒的习俗,认为菊花酒有祛除病邪、预防疾病的功效。

吃重阳糕:重阳节还有食用重阳糕的习俗,重阳糕由糯米、豆沙等材料制成,象征团圆、祭祖和祈求平安。

系艾草:有些地方会在重阳节前,采摘艾草,系在门上或戴在身上,以驱赶瘟疫、消灾祈福的作用。

祭祖扫墓:重阳节也是祭祖、扫墓的重要日子,人们会烧香、献花、祭拜先人,表达敬意和怀念之情。

这些风俗习惯都是人们对重阳节的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也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方式。

1. 登高。民间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称登高节。

2.吃重阳糕,祝子女百事倶高。

3.饮菊花酒。相传源于晋代大诗人陶渊明。

4.插茱萸,相传这天插茱萸可避难消灾。

重阳节典故与传统?

典故一

汉代,过重阳节的习俗渐渐流行。相传汉高祖刘邦的妃子戚夫人遭到吕后的谋害,其身前一位侍女贾氏被逐出宫,嫁与贫民为妻。贾氏便把重阳的活动带到了民间。贾氏对人说:在皇宫中,每年九月初九,都要佩茱萸、食篷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从此重阳的风俗便在民间传开了。

典故二

南朝梁人吴均之《续齐谐记》记载东汉时,汝南县里有一个叫桓景的人,他所住的地方突然发生大瘟疫,桓景的父母也因此病死,所以他到东南山拜师学艺,仙人费长房给桓景一把降妖青龙剑。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勤学苦练。

一日,费长房说:“九月九日,瘟魔又要来,你可以回去除害。”并且给了他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他家乡父老登高避祸。九月九那天,他领着妻子儿女、乡亲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叶分给大家随身带上,瘟魔则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喝了一口,避免染瘟疫。他和瘟魔搏斗,最后杀死了瘟魔。汝河两岸的百姓,就把九月九登高避祸、桓景剑刺瘟魔故事一直传到现在。从那时起,人们就过起重阳节来,有了重九登高的风俗。

九月初九重阳节,又称为“重九节”或“老人节”。重阳佳节活动极为丰富,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放风筝、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重阳节,起源于战国时代,原是一个欢乐的日子。古人将天地万物归为阴阳两类,阴代表黑暗,阳则代表光明、活力。奇数为阳,偶数为阴。九是奇数,因此属阳,九月初九,日月逢九,二阳相重,故称“重阳”。

重阳节规矩?

以下是一些重阳节的规矩和传统习俗:

1.登高远眺:重阳节登高是传统的习俗之一。人们会前往山野或登高塔,欣赏秋天的美景,并祈求健康和长寿。

2.插茱萸:茱萸被认为是一种辟邪的物品,所以在重阳节时,人们会佩戴茱萸或用茱萸泡水喝,以求驱邪避邪。

3.赏菊:菊花是重阳节的象征之一,人们会赏菊、吃菊花糕等,寓意着长寿和健康。

4.喝菊花酒:菊花酒被认为是一种能够祛病祈福的吉祥酒,所以在重阳节时,人们会喝菊花酒来祈求健康和长寿。

5.祭祖敬老:重阳节还是祭祖敬老的日子,人们会回到自己的家乡祭祖、探望老人,表达对祖先和老人的敬意和感恩之情。

6.吃重阳糕:重阳糕是一种传统的食品,以米粉制成,上面加上各种小果脯和枣子等,寓意着步步高升和健康长寿。

这些是重阳节的一些传统习俗和规矩,但随着时代的变化,有些习俗可能已经逐渐淡化或被其他活动所取代。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重阳的日期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重阳的日期习俗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近发表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