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福州人冬至吃什么,福州人冬至习俗

来源:www.xingzuopeidui.com 时间:2024-01-31 13:19 点击:5 编辑:xingzuopeidui.com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福州人冬至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福州人冬至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福州人冬至吃什么?

一. 锅边糊。锅边糊(鼎边糊)是用蚬子汁为汤,在锅里烧开取其鲜味,再把磨好的米浆沿着锅边一圈浇过去,米浆在锅边烫成干皮后用锅铲刮到汤里,加芹菜、葱、虾皮、香菇等作佐料,烧开后起锅就是一盆滚烫的"锅边糊"了。

二. 福州春饼。春饼是传统节气必吃的小吃,春卷皮薄如纸,中间包入用香干豆芽肉末和韭菜一起炒的馅料,然后包起来,接着放入油锅中炸成香酥的春卷,配上福州锅边一起吃,就是最受本地人欢迎的小吃了。

三. 豆芽煎饼。材料用的是做锅边剩下的米浆,做法也很简单,首先锅里面放入香葱和豆芽、盐巴炒熟,接着舀起一勺米浆淋入,等定型了翻面煎熟就可以了,特别的好吃,尤其冬天早上一份豆芽煎饼配上一碗锅边,吃起来那是一个满足啊。

福州人冬至吃什么,福州人冬至习俗 - 星座运势

四. 米时。福州民俗中有搓冬至圆的习俗,也叫搓米时,是一种糯米制成的冬至小吃,福州话发音为“细”,既代表团圆,又代表孝顺的意思。

福州供奉祖宗的习俗?

第一步要提前准备好牌位,要写上祖先的牌位;然后需要准备贡品,比如食物、水果、糖之类的,然后接祖宗回家;接到家里面之后,就可以供奉上酒水、香烟,这个可以根据自己当地的习俗来;在把祖宗接到家里后要点上香和蜡烛,并且这段时间里,香和蜡烛是不能灭的,家里也尽量要一直有人;最后就是送祖宗了,就是将年前请回来的象征列祖列宗的牌位送到坟地焚烧。把供桌上的香火蜡烛、纸钱等拿到墓前烧掉,再在墓地前供奉上食物就可以了。至于送祖宗的时间,有的地方,讲究“人三鬼四”,送祖宗,在初四日进行。也有的地方是讲究“人双鬼单”,送祖宗在正月初三日进行。

供老祖宗要注意什么

首先贡品里的食物不要选择荤腥的食物,尽量选择素食。水果不要选择石榴、梨或者柿子;每次遇到祖先祭日的时候都要上供;在去祭祖烧纸的时候,尽量可以一张一张地烧;每年的春节、清明节、七月十五、十月一日、冬至之类重要的节日要应该去供奉一下老祖宗。

24节气的民俗传统?

24节气习俗如下:

1、立春

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这一天后,草木复苏,万物始生,春天到来。在三千年前的周朝,就有迎“春”仪式,天子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祭拜居住在东方的芒神,祈求丰收。

2、雨水

雨水后,降雨增多。桃花梨花含苞,草地树梢多了一丝绿意,忙碌的春耕也开始了。出嫁的女儿要带着自己的丈夫,提着两把藤椅和“罐罐肉”,回娘家看父母,有孩子的,还要为自己的儿女拉保保(父母给孩子认干爹干妈的意思)。

3、惊蛰

正如其名中的“惊”,轰轰轰,冬眠的小动物全被春雷震醒,除了要为庄稼防虫,这一天,还要“打小人”驱走霉运。因为“梨”与“离”同音,惊蛰这天,吃梨成了保留节目。

4、春分

春分一天,昼夜平分,寓意公平,古人会在这一天校对度量衡器具。此外,每年这一天,无论男女老少,都“童心未泯”地玩着同样一个游戏:让圆滚滚的鸡蛋立起来。这个看似简单又高难度的游戏延续了数千年。

24节气习俗如下:

1、立春

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这一天后,草木复苏,万物始生,春天到来。在三千年前的周朝,就有迎“春”仪式,天子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祭拜居住在东方的芒神,祈求丰收。

2、雨水

雨水后,降雨增多。桃花梨花含苞,草地树梢多了一丝绿意,忙碌的春耕也开始了。出嫁的女儿要带着自己的丈夫,提着两把藤椅和“罐罐肉”,回娘家看父母,有孩子的,还要为自己的儿女拉保保(父母给孩子认干爹干妈的意思)。

3、惊蛰

正如其名中的“惊”,轰轰轰,冬眠的小动物全被春雷震醒,除了要为庄稼防虫,这一天,还要“打小人”驱走霉运。因为“梨”与“离”同音,惊蛰这天,吃梨成了保留节目。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福州人冬至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福州人冬至习俗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近发表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