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关于江西的风俗,余干婚礼习俗

来源:www.xingzuopeidui.com 时间:2024-02-10 09:37 点击:4 编辑:xingzuopeidui.com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余干婚礼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余干婚礼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关于江西的风俗,余干婚礼习俗 - 星座运势

江西有什么习俗?

江西的习俗有开港、稻草烧瓦罐、拦截婚车等等。

以下是这三个习俗的详细介绍。

1、开港

“开港”是余干县一项大型的捕鱼活动,江西省只有鄱阳湖信江下游才有这种生产活动。2008年,“鄱阳湖开港习俗”被列入余干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开港时,渔船均插上统一制发的小三角红旗,以鸣枪为号,千余只渔船按指挥部所定的地点和先后次序,涌入指定地点。

2、稻草烧瓦罐

江西省吉安县在中秋节的傍晚,每个村都用稻草烧瓦罐。待瓦罐烧红后,再放醋进去。这时就会有香味飘满全村。新城县过中秋时,自八月十一夜起就悬挂通草灯,直至八月十七日止。

3、拦截婚车

拦截婚车和利用游龙索要财物的风俗在湖口县由来已久,而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一些被索要财物的当事人碍于情面,只是通过各种渠道反映不满情绪,往往不愿报警。

1.作客讲筷礼

客家人在宴席上用筷的礼数很多,客人入座后切不可急于动筷,只有等主人先握筷,客人方可动筷,餐毕客人要用筷向全桌示意,然后把筷子架放在自己的空碗上,以表示"人不陪席筷陪席"。客家人特别忌讳"碗口筷",即把筷子平放在碗口上等。

2.送果子包

赣州城内流行送果子包的风俗,无论探亲访友、结婚嫁女、建房买空卖空屋、生子庆寿、经商开业都习惯以果子包相赠送,果子包成了贺喜和答谢亲戚朋友热忱心意的好礼物,没有果子包,意味着有失传统礼仪,果子包装的食品质地好坏数量多少,表露出主人家底的厚蕴,宾主相互关系的亲疏。

3.穿木屐

木屐是一种古老的鞋、用木板做成,当地人称之为施板子,赣州人穿木屐的习俗直保持到现代。

4.婚娶仪式

客家人的婚嫁习俗,在清代和民国期间,其程序为:①传庚。媒人将女方生辰八字传与男家。②排八字,将当婚男女生辰八字请日馆先生推算,无相克方可对亲。③牵红单。女方用红纸列出聘金、礼单,由双方议定。④定亲。俗称压八字,男家择日将礼金及鱼、肉、禽、谷、饼等物送至女家点收。⑤报日。男家选定成亲吉日良辰,报知女家,并经女家同意为宜。⑥迎娶。男家预备聘礼、鼓乐、花轿,前往女家迎回新娘。⑦拜堂交婚,又称合香。交婚仪式中先进行斩煞,新娘至门前,由当地绅士或老者右手持刀,左手执雄鸡一只,唱呼赞语,用刀斩煞。再举行交婚,新婚夫妇入堂,出礼生点燃红烛,唱呼赞语,新婚夫妇拜祖或互拜,后进入洞房,喝交杯酒。建国后婚俗有所简礼,其程序大致可归纳为:看亲、调凭记、牵红单、查家舍、压八字、归亲等六步。

关于江西的风俗?

江西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地处江南,东邻浙江、福建;南连广东;西靠湖南;北毗湖北、安徽而共接长江。有以下几种独特的风俗:

1、弋阳腔,最初由浙江传入江西,在弋阳地区融合了当地方言和民间音乐,形成了新的弋阳腔,它与“余姚腔”“海盐腔”“昆山腔”并成为中国四大唱腔。

2、石城灯会,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每年的正月初一开始,民间的手工艺者便会设计各种样式的灯具,并在大街小巷表演舞灯,一直持续到元宵节。

3、湖口粑,每逢中秋佳节,湖口县家家户户都会忙着“做粑”庆祝,湖口粑食品种繁多,主要有麻糍粑、糯米粑、高粱粑、荞麦粑、豆渣粑、芥菜粑、粟米粑等二三十个品种。  

4、吃新节,也叫尝新节,它是安福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已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5、南昌县许多地方会有“换彩”习俗,换,即交换,彩,即礼物,“换彩”即交换礼物。过去的一年,有的乡民娶了媳妇,有的生了孩子。无论一胎还是多胎,无论男娃还是女娃,无论婆家,还是娘家,到了新年,全村就会“换彩”迎新人。送者送出的是3个鸡蛋(如今生活条件有所改善,变成了6个鸡蛋,有的还会把鸡蛋染红,寓意六六大顺,日子红红火火),承者要回的则是一碗面。

东邻浙江、福建;南连广东;西靠湖南;北毗湖北、安徽而共接长江。

江西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地处江南,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余干婚礼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余干婚礼习俗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近发表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