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大年初二的习俗与忌讳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大年初二的习俗与忌讳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拜年的风俗和禁忌?
传统年俗中,初一拜年一定是长辈或者左邻右里,一般不出远门去拜年。除夕守岁后,初一早上人们开门互相道贺“新年好!平安吉祥...”。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给压岁钱,压住邪祟。
大年初一的习俗是放开门炮仗、拜年、占岁、聚财等。而大年初一这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
大年初一的早餐除了饺子,还有汤圆,它的取意是:事事如意,全家团圆美满。大年初一这天,汤圆不叫“汤圆”,叫“元宝”,吃汤圆也不叫“吃汤圆”,叫“得元宝”。
大年初二,金吠报春。亲眷人家去拜年,东家留吃饭、西家排酒筵。
正月初二也是拜年,但是这一天嫁出门的闺女是要带着女婿一起走娘家的。其中又以新婚夫妇走娘家的规矩多。比如说带的礼物都要是成双成对的。娘家不能全收下,待回夫家时,还要再捎回去一部分。
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儿会带着丈夫及儿女回娘家拜年。这一天,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红包,分给娘家的小孩,并且在娘家吃午饭。
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财神,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这天中午要吃馄饨,俗称“元宝汤”。
大年初三,肥猪拱门。女婿看望老丈人、媳妇回娘家,礼物带双数。
传统习俗中,正月初三被认为是老鼠嫁女儿的日子,所以到了晚上要早早休息,不能打扰到老鼠嫁女儿。老鼠大有“谁不让我过好这一天,我让谁难受一整年”的味道,如果惊扰了老鼠嫁女儿,老鼠就要祸害这一家。为了地里的收成,早早的睡觉吧!不过小西没听过这个有趣的习俗呢,你听过吗?
大年初二吃东西有哪些讲究?大年初二吃东西有?
民间谚语说: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往家转,初四烙饼炒鸡蛋,初五捏上小人嘴,初七人日吃寿面。
又有:初一的饺子初二的面,初三的合子往家转,初四吃烙饼炒鸡蛋,初五吃饺子捏小人嘴,初六吃合子,合子夹七合子夹八合子夹九,一直吃到拐弯。所以,大年初二是要吃面的,有的地方把这种说法解释为迎女儿回门。初二面,初二的面讲究也不少。据说,初二的面要用初一的饺子面来做。而且这面须为冷汤。也就是,把面煮熟之后用冷水浸过,称为冷汤。现在的人们一般都打个卤儿或者炸点酱做成打卤面或者炸酱面。但是一定要用冷水浸过,以保留“初二的面”的风俗。
初二不访亲,初四过大年来历?
正月初四,当世界各地的中国人都在鞭炮声中沉浸在新年的喜悦中时,对于莆田人而言,大年才姗姗到来。
和其他地方一样,年三十对于莆田人也是除夕夜,但这只是被称为“小年”,莆田人的大年是在每年的正月初四,这个风俗来源于明朝末年的一段典故。
当年,倭寇屡屡骚扰我国东南沿海,而莆田也是重灾区之一。一年,在除夕夜倭寇攻进莆田城,烧杀抢掠,无恶不做,莆田人仓皇出逃,躲进深山避难。大年初一,戚继光的部队赶来增援,将倭寇赶出莆田,莆田人这才得以回到家中。第二天,也就是大年初二,亲戚邻里各自打扫家中残局,并互相吊唁死难亲友。经过两天的修整,在大年初四,莆田人方才备好过年的物品,整理情绪,安安稳稳地过了个年。
自此,莆田人过年便有了这样的风俗,三十除夕过小年,大年初二登山纪念当年的惨痛经历,并特别忌讳大年初一未登门的亲友互相拜访,大年初四对于莆田人而言,才是真正的“大年”。而且在整个正月中,女性都应该尽量穿红衣,取趋吉避凶之意。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大年初二的习俗与忌讳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大年初二的习俗与忌讳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