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河南初三的习俗与禁忌,河南过三年的习俗的意义

来源:www.xingzuopeidui.com 时间:2024-02-11 11:42 点击:3 编辑:xingzuopeidui.com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河南过三年的习俗的意义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河南过三年的习俗的意义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河南70大寿有什么风俗?

 河南人习惯把六十作为祝寿的起点,民间有“不到花甲不庆寿”的说法。人们把六十岁后的每十年称为“大寿”,六十岁以后的每五年称作“小寿”。不管大寿小寿,都要举行庆祝活动。

寿日这天,儿孙们要将寿星的居室精心布置一番,堂屋张灯结彩,焕然一新。中间摆上架方桌,桌前挂红色围裙。桌上燃两支红蜡烛,点几炷香,寿果、寿酒、寿鱼等摆满了方桌。墙上挂寿星图、红色寿幛和寿联,上写“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等字样。这天早晨,老寿星穿戴整齐,手拄龙头拐杖,坐在堂屋上首。众儿女侄孙辈均整其衣冠,依次给老人磕头,共祝老人多福多寿。

河南初三的习俗与禁忌?

初三禁忌:忌点灯,忌剪发,忌摔东西

河南初三的习俗与禁忌,河南过三年的习俗的意义 - 星座运势

忌点灯是因为初三这日是“老鼠娶亲”的日子,入夜后必须早早熄灯就寝,以让老鼠家族举行婚礼;并在家中各处撒盐与米,称为“老鼠分钱”。

忌剪发,是源于民间的“亏旧”—“亏舅”,如果剪发,那么舅舅家来年不顺不如意,是非不断,很不吉利。

忌摔东西是源于年下不许摔坏东西,摔了赶紧说:“碎(岁)碎(岁)平安。”这是提醒人们过年别得意忘形,也应小心翼翼、以求吉利。

大年初三祭奠祖先。初三这一天大家都要去给逝去的先人们烧纸钱元宝衣服。河南南部西部有些地方祖先都葬在山上,还要上山。平原地区的在公墓的就去公墓上花。现在公墓都提倡文明祭祀,不允许烧纸了,只能上花,香,贡品了。

新乡市的民风民俗?

农历二月初二,是“龙抬头节” 或“青龙节”。

这天,河南农村的妇女一般都不动剪刀,不做针线活,怕动了刀剪伤龙体。

在这个节日里,人们到田野里采野菜,包饺子,煎煎饼,炒黄豆,煎腊肉,蒸枣馍,改善生活成为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月二这一天摊煎饼和吃炒豆的人最多,民间认为,这天是东海龙王的生日, 煎饼是龙王的胎衣。

吃煎饼,是为龙王嚼灾,扔煎饼,是为了掩埋龙王的胎衣。

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是“乞巧节”,河南新乡一带的乞巧风俗是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初六晚上,当地未出嫁的姑娘七人凑成一组(以应“七夕”之数),每人兑面兑物,为织女准备供品。

有的要买葡萄、石榴、西瓜、枣、桃等七样瓜果,烙七张油烙馍或糖烙馍,包七碗小饺子,做七碗面条汤。

除此之外,还要单独包七个大饺子,饺子馅由七样蔬菜做成,内包用面做成的七样东西,像针、织布梭、弹花槌、纺花锭、剪刀、蒜瓣或算盘子等。

这七样东西,要能代表七位姑娘的心愿。

这天晚上,七位姑娘把供品摆在瓜棚下或清静的地方,焚香点纸,跪在月下向织女祈祷,念完祷语后,七个姑娘分吃水果和七碗小饺子。

然后把七张油饼和七个大饺子放在竹蓝内,挂在椿树上。

这天晚上,七个姑娘一齐守夜,看守竹蓝子。

这种举动称为“守巧”,目的是防止爱开玩笑的男孩子偷嘴吃,把“巧”(大饺子)偷去。

七月七日清晨,天刚刚蒙蒙亮,七个姑娘闭着眼睛,在竹蓝内各摸一个大饺子。

谁摸出的饺子内包有针、剪刀等东西,谁就是未来的巧手。

在豫北沁阳、孟县等地,现在还流传有“七夕”对歌的习俗。

河南有哪些民间习俗?

偷斋灯

偷斋灯,是郑州很古老的一种习俗,在年三十之前,家家户户都是要蒸馍的。家长就会留出来一块面做成一个小碗的形状,蒸熟了之后,在里面倒上一些食用油,放上一根捻,点燃放在门前的神龛或者是家里牌位前,以感谢神佛对家里一年以来的保佑,又名为斋灯。

这种习俗在五六十年之前是比较流行的,那时候比较穷,很多家庭都吃不饱,更别说孩子了。所以,每到过年的时候,他们就会去偷那些斋灯,以充饥。因此,也就有了偷斋灯的习俗。

送灯

每到过年的时候,基本上家家户户都会夜灯长明。尤其是在农村,大年三十的晚上,家家户户都会点亮灯,一二十年前,每家门口都会摆上蜡烛,那时候点炮都不用带火柴、打火机。最近几年,三十晚上都会开灯,亮到第二天,所以就算在外面浪一晚上,也不怕摸黑回家。

而在南阳,有一个习俗就是在大年三十的时候,也要让自己的先人过年。三十晚上,人们会将纸扎成的灯笼送到坟上,亮一晚上,好让先人也一块过年。只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南阳很多地方已经舍弃了这种做法。

破五

除了正月不可以剃头之外,河南驻马店以及很多地区还有一个破五的习俗,指的就是正月初一到初五之间,有很多事儿是不能干的。比如不扫地,在我们家这边,扫地是会把财神和一年的福气扫走的,所以再脏都不能扫。

同时,也不能动土、泼污水,更不用剪刀,以避免刀剑之灾,也有怕破财之意。还有一些针啊线啊的都是不能用的,不过,这几年却越来越不计较这些了,年味儿也越来越淡了。

祭灶

在河南,腊月二十三有祭灶的习俗。而这习俗据说是来自于一则传说故事,古代有一对夫妇,因家中贫寒,不得不让儿子去煤矿。后来,由于思念儿子,老汉前去看望,路上遇到了一个光脚片的人,两人相处十分融洽,闲谈之中,得知其受阎王指使,要去收一百名矿工,老汉便祈求放过自己儿子,光脚片答应并且要求他不许告诉别人,老汉答应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河南过三年的习俗的意义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河南过三年的习俗的意义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近发表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