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上灯节是什么节日,上灯 习俗

来源:www.xingzuopeidui.com 时间:2024-02-12 08:39 点击:3 编辑:xingzuopeidui.com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上灯 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上灯 习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十三上灯十八落灯是什么意思?

“上灯圆子落灯面,正月十五过小年。”是扬州人的又一旧习俗。正月十三晚上全家吃汤圆,寓意“圆圆满满”。其实孩子们的心早已飞向大街,三扒两咽,把碗一推,就一溜烟地三五成群地急着跑去玩灯了。只是今年,大家呆在家里才是最安全。

上灯节是什么节日,上灯 习俗 - 星座运势

上灯节是什么节日?

我们说的上灯节其实就是我们的正月十三,在传统习俗的“正月十三”这一天,人们不走亲戚,也不外出,也没有婚丧嫁娶,更不能动土、搬迁……凡婚姻嫁娶的喜事,都不用农历十三这一天,因为一大堆的禁忌让人们只得乖乖呆在家里“躲着”,很少有人上山下地干活,总担心遇到不测;也很少有人出远门办事,老害怕遇到不测。不过现在对于这些说法,人们并没有太有太多的机会,不懂的人只会觉得正月十三是个好日子。

上灯节是中国传统民俗节日。“上灯”的风俗始于汉朝,曾在两广地区非常流行,如今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岑溪、藤县、容县、富川、桂平等桂东地区及广东省部分地区延续了这种风俗,尤以广西岑溪市举办的“上灯节”最为隆重。每年正月初十,是岑溪一年一度最为盛大隆重的“上灯节”,当地人对它的重视程度甚至超过了春节。

通常上灯节为期五天,分三个步骤,在正月初十零时开始“上灯”,正月初十到十六“暖灯”,正月十六“落灯”。某些地区在正月初九或十一或十二或十三“上灯”,正月十五或十六“落灯”。

元宵节上灯是什么意思?

元宵节上灯其实就是开始点灯、挂上4灯,寓意避邪化灾、祈福平安、燃灯表佛。元宵节正月十五的传统习俗是闹花灯,所以各家都会在正月十三开始扎彩灯,并在这天在厨灶下试点做好的灯,称为“点灶灯”,所以正月十三这天被称为“灯头”之日。旧时南通,还有老北京都是在正月十三上灯、开灯。

老北京的年禧歌谣有“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灯棚,十三人开灯,十四灯正明...…”,南通则有“十三、十四神看灯,十五、十六人看灯,十七、十八鬼看灯”的说法。

上灯,也叫放花灯,是元宵节的一种汉族传统节日风俗。农历的正月十五就是元宵节,在古代,这一天是小姐跟情人约会的节日,所以又被称为中国情人节。而放花灯寄托了古代劳动人民幸福安康的美好愿望。

潮汕进宅点灯四句怎么做?

在潮汕乔迁新居是很有讲究的,家家户户都要先打油火,请神后才能正式搬进新屋。一般进宅点灯都会说的四句如下

1.

日吉时良,开门大吉!子孙昌盛,富贵万年!

2.

日吉时良,进宅吉昌!千子万孙,富贵万年!

3.

门迎百福,户纳千祥!财丁大进,富贵加添!

4.

吉日升迁,满堂书香!千子万孙,洪福齐天!

正月十三为什么要上灯?

“上灯圆子落灯面,正月十五过小年。”是扬州人的又一旧习俗。正月十三晚上全家吃汤圆,寓意“圆圆满满”。其实孩子们的心早已飞向大街,三扒两咽,把碗一推,就一溜烟地三五成群地急着跑去玩灯了。只是今年,大家呆在家里才是最安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上灯 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上灯 习俗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近发表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