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接疙瘩习俗姑姑准备什么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接疙瘩习俗姑姑准备什么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 1、天祝节是什么?
天祝节是什么?
农历“六月六”又称“天祝节”,儿时记忆里,这个节日除了晒衣晒被,印象最深的便是“吃炒面”这一美事了。
傍晚时分,母亲将土灶又清洗了一遍,对我们说:“今晚,我们做炒面吃喽!”孩子们欢快地围在灶房,母亲怕我们热,叮嘱大家去院里乘凉,静心等候。我向来是不怕热的,于是便主动做个“烧火丫头”。

锅煨热后,母亲从面袋里舀出三大勺面粉,倒入锅中,并叮嘱我烧火要细心些。我拿着烧火棍轻轻压了压火苗,又瞅了一眼锅中,只见母亲拿着铲子快速地翻炒着,不时压一下面粉,我问母亲为何还要“压一下”?母亲说:“面粉一受热,粉里的水蒸汽会凝结,面粉就容易结成小团。”在母亲的细心操作下,一个个小球慢慢地变成了小颗粒,再又变化成均匀的粉末。炒面火候也有讲究,火大了容易糊,火小了面又会生。翻来炒去之间,阵阵麦香扑鼻,约莫十分钟后,锅里的面粉已从浅浅的白到微微的黄,便可出锅了。闻着那股面香,我仿佛觉得伏天清凉了许多。抬眼之间,母亲的额头已布满汗珠。
炒面出锅后,母亲用筛子轻轻过滤掉一层细小的颗粒,朝院子里吆喝:“孩子们,快来吃炒面啦!”于是,弟妹们一个个飞奔而来,又在叮嘱下各自分工,抬出桌子、凳子至院中,摆好碗筷端正坐好,俨然“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此时,父亲拿出红糖给每个人的碗里舀上两勺,又携来刚烧开的沸水,我们将炒面与红糖拌匀,再浇上滚烫的水边搅边拌,院内香气四溢、热闹非凡,碗里的炒面也由疙瘩成团,变得你我不分、交融和睦。炒面可以调制成粥样、也可调成糊状,依个人口味还可加些蜂蜜调味,每当想起吃炒面的场景,我的思绪就飞到了童年那份心旷神怡之中。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接疙瘩习俗姑姑准备什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接疙瘩习俗姑姑准备什么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在线咨询